让残疾人兄弟姐妹活的更有尊严

2014-04-12 12: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自强模范,用大爱书写人生。李丽娟,现任阜新市宇辰苗木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阜新市肢残人协会主席、阜新市残疾人企业家协会会长。 2013年,李丽娟当选为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肢残人协会主席,从此弃商从“政”,奏响了她用爱心编织残疾人兄弟姐妹自强自立梦想的人生新乐章。
  一、从公司老总到肢残人协会主席
  李丽娟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致残,行走困难。就是这样的她,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先后担任过工厂的车间主任、企业的厂长、工会主席。她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自强标兵”、“阜新市优秀共产党员”、“阜新市劳动模范”、“ 115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改革开放后,她以不服输的精神打拼在商海大潮中,苦心经营起阜新市宇辰苗木绿化有限公司,目前资产已过千万。自己生活好了,有车有房了,她不忘残疾人兄弟姐妹。因为身患残疾,她对残疾人怀有深厚的感情,深知他们生活的艰难,便萌生了帮助更多残疾人,让残疾人活得更有尊严的想法,为此毅然决定竞选阜新市肢残人协会主席,以便更好地为广大残疾人服务。2013年5月3日,阜新市残联换届,李丽娟顺利当选为阜新市残联第六届代表大会肢残人协会主席。为了全身心投入残疾人工作,她把公司交给儿子打理,自己成为了一名没有工资的专职残疾人工作者,她的扶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二、从走进残疾人家庭到为残疾人工作出资出力
  作为肢残协会主席,李丽娟的日程表从不列休息时间,“ 5+2”、“白加黑”就是她的工作时间表。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残疾人打电话随时都能找到她。她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在家里、在路上、在办公室都常有残疾人来电咨询和寻求帮助。自扶残助残工作开展以来,她一方面动用宇辰苗木公司的资金,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和各级残联的资金、项目为贫困残疾人送温暖送帮助,使更多的残疾人受益,折合资金已达上千万元。为了让两位协会秘书长安心工作,她每月出资2000元为他们开工资,自己却不计报酬,开着自己的车,为残疾人工作服务,其精神令人动容。
  1、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
  上任伊始,李丽娟就以强烈的责任感,下决心走遍阜新市两县五区的贫困重度肢残人家庭,对他们给予经济上的救助和精神上的安慰。在走访中,李丽娟结识了阜蒙县沙拉镇哈不气村的一位特殊的残疾人——“钢筋男”伊振江。
  1996年,伊振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造成高位截瘫。事故发生后,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只有年迈的老母亲与他相依为命。当时做手术留下了两根支撑腰椎的固定钢筋,医生建议 2年内就得取出,但因没钱做手术,这两根钢筋一背就是17年,17年间伊振江几乎一动不能动。了解情况后的李丽娟非常重视伊振江的病情,她多次来到伊振江的家中,鼓励他要坚强起来,并与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联系,发起了“爱在阜新、融化钢筋”的爱心捐助活动,呼吁全社会关心帮助这位不幸的人。阜新市中心医院为伊振江开设了绿色通道,治疗方案迅速形成。在全社会的爱心帮助下,在市肢残人协会的关怀下, 2013年7月23日,伊振江手术成功并康复出院。这位刚强的男子汉,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他激动地说:“感谢家乡所有的好心人!谢谢肢残人协会我温暖的家,谢谢李主席,我的好大姐!”。8月21日,当市肢残人协会组织残疾人去探望伊振江时,他已经能自己划动轮椅、行动自如了。李丽娟成功地指挥阜新人民唱响了一曲爱之歌。这歌声融化了钢筋,也唤起了阜新人民正能量的升华。
  类似的事例数不清、写不完,任艳霞、王志民、石国军、董小红、刘国才、王小平、张国友、李洪良等等,无数残疾人家庭都留下了李丽娟的足迹和关怀。残疾人把她当做大姐,当做领头人,她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爱心改变着一名又一名肢残人的人生轨迹。
  对于贫困残疾人,李丽娟不只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救助,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对他们给予鼓励。
  吉林大学学生李野在读大三时因患肌无力辍学, 5年时间蜗居在家没有下过楼。从天之骄子到弱势群体,李野的精神受到严重伤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为了让更多像李野这样的残疾人走出家门,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李丽娟个人出资组织了“爱生活、爱家乡,阜新一日游”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把李野抬下楼,用轮椅推着他参加了活动。在李丽娟的一再鼓励下,看到家乡新变化的李野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他主动要求为残疾人子女义务补课,现已成为几个孩子的课外老师。李野动情地说:“我没有圆的大学梦,就让孩子们去实现吧!”
  2、支持公益事业发展
  为了给我市残疾人搭建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李丽娟积极推动“中国无障碍促进网阜新分站”的开通,使其成为联系残疾人与健全人的一座无障碍桥梁。网站每天更新信息并定期举行各种娱乐宣传活动,让残疾人掌握更多资讯的同时,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吸引全社会的爱心关注。
  李丽娟还密切配合阜新市残联争取中国肢残人协会“重塑未来”慈善项目,获得 20个肢体矫正救助名额和福祉客车一台。想到有20名残疾孩子即将得到帮助,恢复肢体功能,获得正常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和机会,李丽娟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此外,李丽娟积极支持和协助成立阜新市诗歌学会和肢残人文艺演出队,并带头捐款,支持残疾人文体事业。她个人出资购买演出服装,精心编排文艺节目,经常带领演出队去全市偏远农村为残疾人朋友送文艺、送快乐。在阜新市社会艺术表演团体第三届“百团”文艺汇演上,肢残人文艺演出队表演的轮椅舞《国家》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专家评委对这个节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对残疾人这种自强自立、积极上进、追求艺术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3、做好维权维稳工作
  在信访维权工作方面,李丽娟配合市残联进行了大量工作。 2013年10月9日,35名残疾人三轮车主要到北京上访,李丽娟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义县追上了上访的车队,她晓之以理、动之以理,经过耐心细致的劝导,用真情感化了上访的残疾人,她又花钱请大家吃饭,最终使他们一行人安全返阜。一个月后,有残疾人到省城上访,李丽娟又到沈阳接访,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两次接访工作中,李丽娟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个别残疾人存在不安定因素,李丽娟以情动人,当他生病住院时,主动去探望并送上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用真情感动了他,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在维权维稳工作中,李丽娟始终坚持“既要维权,又要维稳”原则。她对肢残人在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利益积极介入,切实维护肢残人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向残疾人及其亲友宣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法律法规宣传材料,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等;二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呼声、困难和需求,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一些侵犯其合法权益的问题。通过这些工作,使广大残疾人知法、守法,增强了维权意识,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三、从淳朴爱心到心系残疾人事业
  面对全市 3.6万肢残人,李丽娟深深地感到责任重大。为切实帮助残疾人,使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她马不停蹄地工作着,市肢残人协会的助残工作持续开展。她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帮残疾人之所需,把残疾人的疾苦当做自己的疾苦,踏踏实实、甘于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助残志愿者的典范形象。
  2013年11月1日,经过李丽娟的不懈努力,阜新市肢残人协会终于获得阜新市民政局批准正式登记注册,这标志着我市肢残人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做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李丽娟十分重视党组织建设工作,短短半年时间就帮助市残联党支部吸收了九名残疾人党员,后经工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党支部并开展工作。
  为了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开创自己的事业,使他们以自强自立、奋斗不息的精神走出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2014年1月18日,阜新市成立了残疾人企业家协会,李丽娟主席当选为残疾人企业家协会会长。面对残疾人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她不辞辛苦的三次前往大连,最终与辽宁省残疾人信息化就业基地达成了残疾人就业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实现残疾人居家就业的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础。目前,阜新市残疾人信息化就业基地正在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进行先期电脑基础培训。李丽娟还积极与市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建言献策,争取到阜新市环保公厕的管理看护权,安置了近三十名残疾人就业。
  在不到一年的工作中,李丽娟把关心、帮助残疾人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残疾人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逐渐成为残疾人身边的知心人、残疾人权益的代言人和残疾人利益的维护人。在她的带领下,阜新市肢残人协会围绕市残联中心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协会服务能力,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宣传贯彻政策法规、反映残疾人需求愿望、促进基层残疾人活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由原来默默无闻的社会组织一跃成为全省最活跃的专门协会之一,真正达到了“三个活跃”的目标。
  李丽娟亲自作词,创作了阜新市肢残人协会会歌《幸福家园》,歌词中写到:人生的路没有平坦,肢残人更是举步维艰,面对崎岖我们乐观,面对艰难我们挑战,让我们共同互勉,去追随梦想的实现。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残疾人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李丽娟是这样写的,也一直在这样做。
  
  
  
网站地图

主办:阜新市人民政府

协办: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