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被评为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自强模范, 2014年5月16日上午9时30分,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5月27日《辽宁日报》地方版头条以“李丽娟帮助肢残伙伴圆梦人生”为题,报道了李丽娟的先进事迹。这篇通讯稿,被10多家网站转载。
李丽娟说:我不能给予别人我没有的东西;我要自强,我要创业;帮助残疾人,是我一生永远不变的追求;凝聚正能量,给残疾人一片蓝天;让残疾人兄弟姐妹活得更有尊严!
李丽娟,今年 57岁,自幼患小儿麻脾留下后遗症。她18岁参加工作,22岁入党。命运给予她的不是磨难,而是一种特殊的韧性。她拖着一条残疾的腿,靠着一种钢铁一样的坚强,走出一串串闪光的脚印,那是刻在岩石上的峥嵘。李丽娟给自己起了一个别样的网名,“岩上松”。敢向岩石问生命,是她的性格。她的自强精神,踏平了岁月的坎坷。然而,她的心是软的。她的慈爱之心,温暖了身边的人。她用真爱、大爱、博爱书写了自己人生这部书。
李丽娟现任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协会党支部书记、残疾人企业家协会会长、助残志愿者大队长。为了残疾人的事业,她从阜新市宇辰苗木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毅然走向这些没有报酬的社会团体的岗位。
1993年,李丽娟就带领 17名各类残疾人,创建了包装制品厂,一干就是12年。他们办厂时,全部的家当仅有10立方米的木料,5箱钉子,18个铁锤。“最大的本钱就是我的坚强。”这是李丽娟最爱说的一句话。去内蒙进货,大货车陷进牤牛河。李丽娟把绳子拴在一棵大树上,用手握住绳子的一端,另一端拴在车上。车启动了,司机看不见李丽娟,只是加油。绳子开了,把李丽娟抽倒了。她脑子昏迷半天站不起来。当她清醒后,继续指挥车开出河套。
一年冬季,李丽娟去黑龙江伊春市进松木,下车后趟着没膝深的大雪走了一天,才来到木厂。这次进木料,是给压力容器管道公司做出口产品包装,要求必须用好松木。后来海关打来电话说,运往坦桑尼亚的整船货物,唯有压力容器管道公司的包装没有散包。从此,李丽娟的工厂总是客户不断,工厂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2年里,李丽娟负责的这个工厂,都是足额给工人开工资,并且不断增加工人的福待遇。同时,工厂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谈起这段时间的成就,李丽娟感慨万千。但是她只有一句话:“坚强就是胜利。”这个坚强,来自李丽娟的内心。因为她的心里装着她的残疾人兄弟姐妹。
一、挑起肢残人协会主席的担子
李丽娟先后担任过工厂的车间主任、工会主席,残疾人福利厂厂长。她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自强标兵”、“阜新市优秀共产党员”、“阜新市劳动模范”、“ 115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改革开放后,她以不服输的精神打拼在商海大潮里,苦心经营起阜新市宇辰苗木绿化有限公司,目前资产已过千万。这些成绩,都是李丽娟用自强的大手笔写下的历史篇章。
不论在哪个职位上,李丽娟心里始终惦记着她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她深知社会上的残疾人生活艰难,时刻惦记着他们,并千方百计地在帮助着他们。
为了让身边的残疾人拥有更多的尊严,李丽娟毅然决定竞选阜新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更好更多地为广大残疾人服务。
2013年 5月3日,阜新市残联换届,李丽娟顺利当选为阜新市残联第六届代表大会肢残人协会主席。为了全身心投入残疾人工作,她把公司交给儿子打理,自己成为了一名没有工资的专职残疾人工作者,她的扶残助残志愿服务,从过去的零敲碎打,上升到专职。坚强的李丽娟,用她那敢向岩石问生命的精神,开始实施自己的扶残计划。
“自己要是一朵花,就要唤起百花竞放,让故乡的花园里姹紫嫣红,蝶飞蜂舞。”李丽娟这样说。
二、走进残疾人家庭
作为肢残人协会主席的李丽娟,她的日程表里从来没有休息时间,“ 5+2”、“白加黑”就是她的工作程序。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残疾人随时都能找到她。她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在家里、在路上、在办公室,总有残疾人来电或当面寻求帮助。李丽娟全部耐心地给予解答、办理。
自扶残助残工作开展以来,她一方面动用宇辰苗木公司的资金,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和各级残联的资金和项目,为贫困残疾人送温暖送帮助,使更多的残疾人受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帮扶事项总价值已达上千万元。为了让肢残人协会的两位残疾人秘书长安心工作,她每月出资 2000元为他们开工资。李丽娟不计报酬,雇佣专职司机,开着自己家的轿车,为残疾人服务。
1、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
上任伊始,李丽娟就以强烈的责任感,下决心走遍阜新市两县七区的贫困重度肢残人家庭,对他们给予经济上的救助和精神上的安慰。在走访中,李丽娟结识了阜蒙县沙拉镇哈不气村的一位特殊的残疾人——“钢筋男”伊振江。
1996年,伊振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造成高位截瘫。事故发生后,妻子带着孩子和家中所有的钱离他而去,只有年迈的老母亲与他相依为命。当时做手术留下了两根支撑腰椎的固定钢筋,医生建议 2年内就得取出,但因没钱做手术,这两根钢筋一背就是17年。17年间伊振江几乎一动不能动。了解情况后的李丽娟非常重视伊振江的病情,她多次来到伊振江的家中,鼓励他要坚强起来,并与市广播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联系,通过媒体发起了“爱在阜新、融化钢筋”的爱心捐助活动。李丽娟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这位不幸的人。
阜新市中心医院为伊振江开设了绿色通道,治疗方案迅速形成。在全社会的爱心帮助下,在市肢残人协会的关怀下,在李丽娟主席努力下, 2013年7月23日,伊振江手术成功并康复出院。这位刚强的男子汉,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他激动地说:“感谢家乡所有的好心人!谢谢肢残人协会。李主席,我的好大姐!肢残人协会,就是我的家。”。8月21日,当市肢残人协会组织残疾人去探望伊振江时,他已经能自己划动轮椅、行动自如了。李丽娟成功地指挥阜新人民唱响了一曲爱之歌。这歌声融化了钢筋,也唤起了阜新人民正能量的升华,并在阜新大地迅速传播。广播电视台记者,再访伊振江,节目反复播放。阜新市,到处传送着李丽娟倾情帮助伊振江的故事,这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人们在故事里,品味出文本背后的文本,李丽娟是真正坚强的人。她用坚强的精神支撑起社会的大爱。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任艳霞、王志民、石国军、董小红、刘国才、王小平、张国友、李洪良等等。无数残疾人的家庭,都留下了李丽娟关怀的身影。残疾人把她当做大姐,当做领头雁。李丽娟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爱心,使一名又一名的残疾人向幸福出发。
对于贫困残疾人,李丽娟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救助,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对他们给予鼓励。
原吉林大学学生阜新籍李野在读大三时因患“肌无力”辍学, 5年时间蜗居在家没有下过楼。从大学的骄子到步入弱势群体,李野的精神受到严重伤害,曾几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为了让李野,为了让更多像李野这样的残疾人走出家门,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李丽娟个人出资 1万元,组织了“爱生活、爱家乡,阜新一日游”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把李野抬下楼,用轮椅推着他参加了活动。家乡的新变化让李野激动不已。聪明的李野,读出了李主席身上特有的坚强品质,他的灵魂第一次被震撼了。他接受了李主席的鼓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李野主动要求为残疾人子女义务补课。
2、支持公益事业发展
为了给我市残疾人搭建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李丽娟积极推动“中国无障碍促进网阜新分站”的开通,使其成为联系残疾人与健全人的一座无障碍桥梁。网站每天更新信息并定期举行各种娱乐宣传活动,让残疾人掌握更多资讯的同时,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吸引全社会的爱心关注。李主席担任网站的顾问,她希望网站要多宣传那些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残疾人。她说:“坚强,特别是内心的强大,才是残疾人的希望。”
李丽娟还密切配合阜新市残联争取中国肢残人协会“重塑未来”慈善项目,获得 20个肢体矫正救助名额和福祉客车一台。想到有20名残疾孩子即将得到帮助,恢复肢体功能,获得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李丽娟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此外,李丽娟积极支持阜新市诗歌学会和肢残人文艺演出队的成立,并带头捐款,支持残疾人文体事业。她个人出资购买演出服装,精心编排文艺节目,经常带领演出队去全市偏远农村为残疾人朋友送文艺、送欢乐,送去的更是坚强的种子。在阜新市社会艺术表演团体第三届“百团”文艺汇演上,肢残人文艺演出队表演的轮椅舞《国家》喜获金奖。“这个节目用艺术唤起残疾人自强自立、积极上进、追求梦想。”这是现场的一位资深专家评委对轮椅舞的观后感。这正是李丽娟创建残疾人文艺队的目的。
三、心系残疾人事业
面对全市 3.6万肢残人,李丽娟深深地感到责任重大。为切实帮助残疾人,使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她马不停蹄地工作着,市肢残人协会的助残工作持续开展。
2013年 11月1日,经过李丽娟的不懈努力,阜新市肢残人协会终于获得阜新市民政局批准,正式登记注册。这标志着我市肢残人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一名有着 37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李丽娟十分重视党组织建设工作,短短半年时间就帮助市残联党支部吸收了九名残疾人党员,后经工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党支部。有了党的领导,残疾人的事业,会更好地发展。李丽娟深深地懂得:中国共产党才是残疾人最坚强的后盾。
为了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开创自己的事业,使他们以自强自立、奋斗不息的精神走出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 2014年1月18日,阜新市成立了残疾人企业家协会,李丽娟当选为残疾人企业家协会会长。
面对残疾人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她不辞辛苦地三次前往大连,最终与辽宁省残疾人信息化就业基地达成了残疾人就业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实现残疾人居家就业的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础。目前,阜新市残疾人信息化就业基地正在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进行先期电脑基础培训。
李丽娟把关心、帮助残疾人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她的带领下,阜新市肢残人协会围绕市残联中心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维,提升协会服务能力。他们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宣传贯彻政策法规、反映残疾人需求愿望、促进基层残疾人活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肢残人协会,由原来默默无闻的社会组织,一跃成为全省最活跃的专门协会之一,真正达到了“三个活跃”的目标。省肢残人协会主席赵学良说:“李丽娟的工作是不可复制的。”
李丽娟亲自作词,创作了阜新市肢残人协会会歌《幸福家园》,歌词中写到:人生的路没有平坦,肢残人更是举步维艰,面对崎岖我们乐观,面对艰难我们挑战,让我们共同互勉,去追随梦想的实现。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残疾人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李丽娟是这样写的,也一直在这样做。
今年的 5月21日,刚刚从北京参加自强模范表奖大会回来的李丽娟主席,又用自己家的宇辰苗木绿化有限公司支出2万元钱,雇了4台大客和10台轿车,率领着18个涉残组织的24名残疾人,到三塔沟游览并展示才艺。31日晚,又牵头组织了残疾人广场文艺晚会。
李丽娟在忙碌着,她的事迹感动着残疾人,感动着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