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7.8.3 阜新广播电视报 记者:张新
“郭妈妈,我们来了!”您的身体还好吧?” 7月25日,新邱区残疾老人郭春华家里格外热闹,新邱消防大队的官兵们又带着慰问品来到老人家里“报到”,他们熟练地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陪老人唠家常,就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
18年前,新邱消防大队官兵们结实了郭春华,从此,定期到她家中慰问并帮他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成为消防官兵们“雷打不动”的规矩。
1999年的一天,经新邱区街基社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新邱消防大队的官兵们带着慰问品和大家捐助的爱心扶贫款,第一次来到位于街基的一间低矮、潮湿的平房,这里就是郭春华母女的家。
在这次走访中,消防官兵了解到,郭春华下肢残疾,只能靠轮椅出入,行动非常不便。女儿刚上高中,身体单薄的她要一边上学,一边担负起照顾妈妈的重任。在最初的日子里,母女俩生活没有经济来源,靠街道、帮扶单位、社会好心人的接济维持生活。后来,为了生计,郭春华借钱买来了电脑和复印机,开设了一家打字复印社,母女俩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了解到郭春华一家的实际情况,新邱消防大队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决定用爱心行动帮助这个特殊的家庭。
于是,从1999年的这次简单地帮扶开始,新邱消防官兵大队的官兵们与郭妈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消防大队立下了不成文的“规矩”,不论是大队、中队,不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只要大家有时间,就不定期、不定人数来郭妈妈家,了解她的生活情况,看看需要什么帮助,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实际困难,就回大队研究,想尽办法解决。
从那时起,在郭妈妈家里吧,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可爱的战士的身影。为老人送来大队菜园里种的瓜果蔬菜,帮老人洗涮采买做家务零活,修理电器搭砌火炕······只要老人有需要,就会有战士伸出援手。
2003年秋季,郭妈妈的女儿考上了大学,担心自己上学后妈妈和家里没有人照顾。消防大队的官兵知道了这一情况,研究决定为行动不便的郭妈妈开通特别电话,这一决定也得到了阜新市公安消防支队的支持。消防官兵们嘱咐郭妈妈,自己在家行动不方便,有任何困难直接拨打电话 119,消防大队保证第一时间来帮助解决。
有一年的冬天,郭妈妈半夜发起高烧,家里没人,也没有口服药,郭妈妈感觉实在挺不住了,拨通了 119求助电话。不到十分钟,大队官兵就开车赶到郭妈妈家,给郭妈妈穿好衣服,连夜送到医院就诊,官兵们在病床前悉心照顾郭妈妈,一夜未合眼。由于就医及时,郭妈妈很快恢复了健康。在消防官兵的帮助和照料下,郭妈妈精神状态和生活都有了彻底的改观。看到消防官兵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郭妈妈总想用自己的一丝微薄之力,来报答消防官兵。她的电脑打字复印社,成了消防战士学习电脑技能的教室,郭妈妈亲自当起了老师,教会了许多战士熟悉和使用电脑。消防大队的文字材料打字、复印。也都交给郭妈妈完成。
郭妈妈是个心灵手巧闲不住的老人,她自己会很多乐器,还组织街基街道会乐器、能歌善舞的老年人成立了老年文艺队业余时间大家吹打弹拉,在一起演出,给人们带来欢乐。每逢八一建军节,郭妈妈就会带着这个老年文艺队来到消防大队,为官兵们慰问演出,与官兵联欢共度佳节。
时光匆匆,光阴似箭, 18年的时间诉说着新邱消防大队的全体官兵队郭妈妈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诉说着官兵们以自己的实际活动尽着一个“兵儿子”的爱心。如今,郭妈妈完全沉浸在官兵们爱的海洋中,老人的身体变得硬朗了,精神变得矍铄了,笑容也越来越多了。18年来,新邱消防大队官兵们换了一拨又一拨,然而这场爱心接力,却始终没有间断过。每逢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新干部到任、老干部调离,他们都要进行一次爱心交接仪式,把照顾“郭妈妈”的任务安排妥当,让老兵回乡无牵挂,让新兵传承爱心不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