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7.8.1 阜新晚报 记者:包影 赵丹
“我承诺:本人志愿参加阜新慈善义工组织……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7月 28日,在位于开发区的星之家孤独症托养中心大堂内, 8名慈善小义工跟随着老义工的声音在这里宣誓,志愿成为我市2.3万名慈善志愿者中的一员,随后与老义工们在此开启了他们第一次义工活动。
小义工走近“星星孩子”
7月 28日上午, 8名小义工带着礼物与新奇第一次走进了星之家孤独症托养中心。“礼物是我自己选的,知道来参加公益活动昨天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今年 11岁的五年级学生李露露说,从今天起自己就是一名小义工了,做义工不仅能帮助别人还能在过程中体会快乐,她还表示要发动身边的小同学一起跟她做义工。
今年小升初的陈曈曈说,以前听说过“星星的孩子”,一直认为这样的孩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孩子”,见面以后才知道他们与普通孩子一样,只是他们更需要关爱,只有大家都来帮助他们,他们才能越来越健康。活动中曈曈把她最心爱的大熊娃娃送给了一个小朋友,看到小朋友抱着熊娃娃兴奋得手舞足蹈时,曈曈下定决心,以后一定常来帮助他们。
在现场,当“星星的孩子”们陆续到来时,小义工们纷纷主动上前与他们互动,今年 10岁的两名小义工,梁阿儒瀚、朱梓榆见到几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时,主动拿着带来的礼物送了过去。梁阿儒瀚还将自己心爱的小手表戴在了一位小朋友的手腕上。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在现场,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小月儿”是名孤独症孩子,当她看到这些小朋友到来,开始还显得紧张和拘谨,再后来她就兴奋起来,不仅主动与小义工们交流,还即兴为大家表演了空翻。她的妈妈表示,孩子来星之家一年多了,通过学习和训练,孩子现在的症状已经好多了,以前超过两个人的场合,她就会焦虑,现在人多了也不怕了。
“做义工别人或许不会记住你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你的温暖,通过做义工让我知道了慈善的力量。”小义工佟湛宁说,通过做了一天的义工让他体会到,一个人的爱心,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许多人的爱心汇聚起来,就成了一股爱的暖流。赵文甄则表示,通过做义工,终于体会到了“助人为乐”这词蕴涵的意义,自己也感受到了快乐。
两个小时的互动,小义工收获不浅,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会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义工的责任和义务。
共走慈善路
据了解,我市的慈善义工总队于 2006 年10月21日成立,从最初的2000余人发展到现在2.3万余人,50余个义工分队。其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8、9岁。他们的慈善足迹遍布了我市的各个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困难家庭,他们扶贫帮困、助学环保、安老扶幼、助残助殊还成立了慈善艺术团,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很早就想成为慈善义工了,今天能加入组织我非常高兴。”今年上高一的刘瀚心说,义工是他向往已久的,以前在电视和报纸上经常看到慈善义工的身影,那时就非常想成为一名义工,但是由于学习时间紧张没有机会参加活动,这次利用暑假时间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非常荣幸。他表示以后要在学习间隙积极参与义工的各项活动,平时在日常生活和学校里他也会按照义工标准去做,积极帮助别人。 即将升入高三的任一铭同学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赶到这里,并称“学习与做义工两不误”。
已经做了 10年慈善的老义工“棋棋”说,看到义工团队又有这么多新人加入很激动。她说,义工队伍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素质也越来越高,相信阜新的慈善公益事业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