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全盲妈妈高度散光近乎盲人,11岁的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眼睛”“我是你们的眼 想快快长大撑起家”

2016-09-30 12: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摘自: 2016.9.30 阜新晚报 记者 赵丹


  
  2016年的中秋节,家住丹阳小区的古晓明一家炖了一大锅白菜、一小碗红烧肉来庆祝节日,这是全家三口人为数不多的坐在一起吃顿好饭。
  “平时吃饭时妈妈总说不饿,都是让我和爸爸先吃,然后她在厨房吃我们剩下的饭……”三口人能同时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古健感觉特别幸福,每到这时他都会悄悄夹起好吃的红烧肉放到爸爸妈妈的碗里。
  孝心少年感天动地
  今年 11岁的古健是四合路小学五年三班的学生,他出生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爸爸古晓明先天失明,妈妈司立新因1800度的散光仅有一点点视力。在古健8岁时,妈妈又患上了脑积水和糖尿病,两个病叠加导致视力更差,仅有的一点视力也模糊不清,连走路都成了问题。从此以后,这个三口之家就只有古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了。
  2005年, 40岁的司立新在婚后十年生下了儿子。孩子出生后,视力问题成了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经过医生检查确认,孩子非常健康,夫妇俩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给孩子取名古健,寓意让他健康成长。
  “孩子自小就懂事儿。 ”司立新说,古健大约2岁左右就知道爸爸眼睛看不到,所以那个时候他总是跑前跑后帮爸爸拿东西。爸爸常年靠卖报纸为生,古健就总帮爸爸整理报纸,帮爸爸灌水,长大后有了力气就帮爸爸抬报兜子。由于身体不好,司立新常年靠药物维持着,古健不认字的时候靠图标给妈妈拿药分药,上学后他就会仔细看药物说明书,给妈妈按量拿药。洗衣、刷碗、择菜、扫地……所有家务活没有古健不会的。
  自立自强的好少年
  “他爸爸靠卖报纸的收入不多,我也没有工作,所以古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学更多的东西,觉得十分愧对孩子。 ”每当说起孩子司立新总是止不住流下眼泪。她说,古健十分聪明,爱好美术、英语、阅读。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他的画常常受到邻居、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但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让孩子报美术班,只能给他找来一些小画报让他学着画。
  司立新说,孩子喜欢看书,由于他们的眼睛看不见,也没有条件给孩子买书,孩子就去同学家借书,现在他懂得可多了,都是在书上看的。 “孩子的英语也特别好,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司立新说,孩子越优秀越懂事儿,她就越觉得对不住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接送,我的孩子只能自己上下学,有时放学早还要去接他爸爸。 ”自从古健上了一年级,司立新只接送过半年,再后来就得了脑积水和糖尿病,走路都非常困难,懂事儿的古健就自己走着上下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古健都是准时准点回到家,因为他怕爸爸妈妈惦记着他。
  同学的榜样老师的助手
  优秀、阳光、懂事儿、感恩 ……四合路小学五年三班班主任刘晶对古健打心眼里喜欢,她说,这个孩子身上优点太多了,不仅学习好而且品性十分善良,乐于助人,从他身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是生长在这样家庭里。刘晶说,小学一年级开家长会时,古健的妈妈找到她,向她说明了特殊的家庭情况后她才注意到这个孩子。
  “每次放学时同学们都把课桌弄得七扭八歪时,古健总是一个个将课桌摆正。 ”刘晶说,古健十分细心暖人,性格稳健阳光。每天放学前老师给孩子们留完家庭作业都要再往校迅通里再发一遍,有时时间晚了就会遗忘,古健发现后,每天在记作业时都会再抄出一份悄悄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或口袋里。
  对于古健,刘老师也十分关照他,课余时间,她总是给他辅导。每逢学校收取各种费用时,刘老师都会悄悄把钱返给古健,然后她自己帮着偷偷垫付 ……
  “古健早已是我们班的榜样和标杆了。 ”刘晶说,古健的正能量已经感染了全班,他学习优秀上进,多才多艺,他正直阳光善良,乐于助人,许多孩子已经把他当成了榜样。
  想快快长大撑起家
  “每次看到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就非常心疼。”采访中这个懂事的男孩一共哭了两次,一次是说到父母的辛苦,一次是说到老师的照顾。
  古健说,现在就想好好学习长大后当医生,治好妈妈的病不让她再痛苦。他说,爸爸是全盲,妈妈近乎盲人,每次都是摸着在给他做一日三餐,吃饭时别人家都是三口人围坐一起,可从他记事起,妈妈总是半夜在厨房吃他们剩下的饭。“妈妈是在节约,把好吃的都给了我和爸爸。”说到这些,古健再也没能控制眼泪哭了起来,“妈妈照顾 着我们,我也照顾着他们。”每次吃到好吃的肉和蛋的时候,她总是将好吃的放到爸爸碗里,“他太辛苦了,看着他吃,我高兴。”
  “虽然没去过饭店也没吃过肯德基和比萨那些洋快餐,但是我觉得妈妈的饭最好吃。”懂事的古健说,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快快长大,然后撑起这个家。

上一篇文章: 引航人生的明灯

下一篇文章: 开学第一天的爱心接力

网站地图

主办:阜新市人民政府

协办: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