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2016.10.8 阜新日报 作者:李贺臣
5月 13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会赵作奎亲自把 500元钱交到残疾人赵国发的手中,并鼓励他说:“我帮助你脱贫,你要坚强。”其余6名残联的党员干部,也都为各自帮扶的贫困残疾人捐助500元钱。这是市残联领导在阜蒙县七家子镇石场村开展“一对一”帮扶残疾人活动中的一幕。市残联还为村里的残疾人适配了相应的辅助器具。
赵作奎提出:开展 “两学一做”,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把惠残实事送到残疾人的手中。市残联全体机关干部秉持这一理念,真心替残疾人想心事,主动为残疾人办好事,积极为残疾人做实事。这一切,在领导示范、党员带头、全体干部行动的格局中已经成为常态。
残疾人杨忠是在一次意外火灾后致使双小腿截肢,这位中专毕业的建筑工人,一度陷入了悲观失望之中。今年 7月,市残联辅具中心的同志在下乡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杨忠联系,为他适配了假肢。技术人员在辅具中心的步态训练大厅里,陪着他训练近两个月,直到他利用假肢能够独立行走。现在,杨忠每天都在家穿着假肢散步,心情愉快的他还学会十字绣,他说:“市残联给了我新的希望,假肢让我再续小康梦。”辅具中心的同志还为阜蒙县国华乡等偏僻山村残疾儿童登门适配假肢。今年年初以来,他们共为全市残疾人适配各类别辅具1200余件,适配假肢100多具。
辅具满足了残疾人的生活需要,就业更是残疾人最大的梦想。组联科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去年和今年共安置 25名残疾人大学生在残联就业后。就业办连续举办电脑操作培训班,组织残疾人技能大赛,邀请爱心企业到残联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目前,我市残疾人已实现实名就业356人,完成省残联所下达任务的74%。
市残联康复科积极落实国家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122名残障儿童在市残联康复中心集中接受康复训练,康复有效率95%以上。现在已经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站108个。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为居住在阜蒙县新民镇的王召军等多名残疾人登门维权;维权科还为残疾人举办相亲会等等。一件件实事,送到了残疾人的手中。市残联的党员、干部在践行“两学一做”中,正在用更多的惠残实事温暖着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