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艳伟(右)与社区居民一起演出
刘艳伟的手机从来不关机,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电话找她。前几年的一个深夜里,她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外市号码,刘艳伟立即接听,原来是锦州市公安局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说,一位疑似智障的女士走失于该市,她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但是她说出了你们社区名和你的名字,别的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判断是阜新市人,就查到了你的电话。刘艳伟赶紧说:“对,她肯定是我们社区走失两天的智障患者陈某,我马上安排一下去接她。”这位陈某正是我市细河区学苑街道花园社区的居民,今年32岁。刘艳伟当即联系了相关人员,第二天一大早就赶赴锦州,很快就接回了陈某。
刘艳伟是细河区学院街道花园社区主任,她上任17年以来,社区内的残疾人没有一个人上访。刘艳伟几乎每一天都和社区内的残疾人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社区内有一名55岁的肢体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刘艳伟就帮助他申请了一个残疾人公益岗,加上他另外还做点小买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对于社区内的几名肢残人三轮车主,刘艳伟给他们联系到小区旁花园市场的几个业主,他们用大车进货时,叫这几辆三轮车帮着往市场里倒货,一个月下来,三轮车主会有很不错的收入。
刘艳伟说:“社区主任,你管啥?文件上规定的事,你照办就行了。那些开着轿车进出的人,穿着高档服装上下班的人,用不着你管。你唯一需要好好管的,就是那些弱势群体,就是那些残疾人。我现在主要操心的一个是精神病患者,他们情绪不稳,容易惹事;另一个就是智障患者,他们容易走失。”
花园社区总人口7096人,其中各类残疾人48名,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4人。刘艳伟为这些残疾人都建立了档案,同时也把他们铭记在心,谁家是啥情况,刘艳伟都了如指掌。夫妻双盲的朱文斌家,需要帮助买菜;盲人于景野的老父亲卧床不起,要帮着照顾;智力残疾人万利,必须每天去看他一眼;精神残疾人徐某最近因喝酒闹事,夫妻不和,必须尽快调节好;精神残疾人李某跟女儿一起在外租房住,一周要过问一次她的情况。
最让刘艳伟牵挂的是48岁的精神残疾人苗某,她的儿子正在读硕士研究生,孩子很自强。刘艳伟一直在帮助他们,并总是鼓励她的儿子,一定要学有所成,给残疾人家属争光。苗某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这让刘艳伟感到十分地欣慰。
社区里一位50岁的刑满释放人员患上了脑血栓,他每次出门都把楼门钥匙放到刘艳伟这,叫主任帮着照顾家。他走后,刘主任总要他家看看楼门是否锁好,等他回来时,刘主任又去帮他把门打开。
社区里的残疾人都把刘艳伟当做了自己的知心人,有什么事情都找她说一说,听听刘主任啥看法。刘艳伟也时常到他们的家里坐一坐,顺便帮他们打扫一下卫生,扔掉垃圾,购买生活零用品等。刘艳伟不但自己全力帮助残疾人,他还动员社区内条件好的住户献出爱心,也经常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社区献爱心。刘艳伟把社区内的残疾人介绍给社区内外的爱心人士,以方便他们实施定点帮扶。每逢年节,这些爱心人士,就在刘艳伟的带领下,一一走访慰问社区里的残疾人。
刘艳伟经常对这些奉献爱心的好心人们畅谈自己的助残体会,他说:“残疾人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要按月有收入,有个家,遇事有人管,也就差不多了。这些事,我们完全有能力帮助他们解决。”
在花园社区的办公室门口,有一个坡度很小的轮椅通道,旁边还有标准的白刚护栏,办公室内有很多助残设施。这个社区还与联通公司合作,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便利业务。
花园社区,已经成为残疾人的乐园。而这一切,主要源于社区主任刘艳伟对残疾人的一片真情。
阜新市残联办公室:李贺臣
2016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