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5.05.11阜新晚报 记者:何宝庆
母亲节前夕,记者来到太平区高德街道祥和社区岳云凌的家,采访这位伟大的母亲。这是记者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岳云凌,从一些细节让我感到,这是一位生活在希望中的伟大母亲。
岳云凌家的房子大概在60平方米左右,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各种物件摆放得整整齐齐,结婚时用过的家具还在用。让我感慨最深的是,两居室和厅堂的窗台上,摆放着各种鲜花18盆……
突然想起一个特别的故事。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围困列宁格勒,市民们除了逃难的,还有很多人藏身在地下室里。一位外国记者通过关系来到地下室采访。当他看到很多居民依然在地下室养着花的时候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战争一定会以他们的胜利而结束。一个深陷战火的民族在这个时候依然如此的乐观,谁能战胜他们?
和岳云凌交谈,更加验证了我的想法。这个伟大的母亲对生活充满希望,苦难在她的语言中是那样轻描淡写,不值一提。谈到两个智障孩子,她说,只要他们幸福我就无怨无悔。
老人的乐观让人仰慕。
首先,老人的乐观来自善良的心地。30多年前,当她收养李英启的时候,就遭到了老伴儿的强烈反对。(直到老伴儿去世,他也没有真正同意妻子收养智障孩子。)但是,岳云凌的善良让她将这一善举坚持了下来。
其次,老人的乐观来自坚强的性格。岳云凌身体不好,性格却坚强如磐。这些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咬着牙挺过来。搬新家的时候,她一个人将全部家当包裹好,雇了一台板车就完成了。现在,不懂事儿的李英启时常不接她的电话,甚至将她列入“黑名单”,老人依然那样惦念他,有时到了饭时没有回来,老人就让自己的孩子到处寻找他。孩子们所有的不理解,在老人坚强的性格面前烟消云散。
最后,老人的乐观来自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老人说,每年,市、区领导都会来看望她,送来慰问品;一些社会团体和人士也时常来看她……她很满足。在老人家里最醒目的地方,挂着市领导慰问她时的照片;“辽宁省十大最美家庭”的荣誉牌匾放在桌子上面,纤尘不染;太平区书法家协会赠送的书法作品“大爱无疆”立在进门就能见到的地方……
岳云凌老人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雷锋、郭明义,她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扶危帮困;我们的社会则反馈给她以希望,让她乐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