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徽下的温暖

2010-12-24 12: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税徽下的温暖
   ——记太平区国税局扶残助残事迹
  
  如果说太阳放射的光辉是温暖的,那么享受这种光辉照耀的人们是幸福的;如果说党和政府的关怀是温暖的,那么得到这种关爱的弱势群体是幸福的;如果说太平区国税局的干部们是亲切的,那么得到他们温暖帮助的残疾人是幸运的。太平区国税局 8 年如一日,为一个又一个贫困残疾人家庭送去温暖,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税官助残感人至深的篇章。
  一、 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太平区煤海街道的刘昌玉夫妇是一对盲人,年近 60 岁,又体弱多病,无儿无女。太平国税局团支部的青年们 13 年如一日,坚持照顾这对残疾的孤寡老人,为他家买米买面,干各种家务。
  1995 年春天,在全市开展的扶贫帮困活动中,由煤海街道推荐,太平国税局团支部的青年们结识了刘昌玉夫妇,两位老人靠低保生活,日子过的很清贫。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团支部活动日都要到刘家去受教育,帮助他们夫妇做家务,擦玻璃、擦灰,细心的年轻人知道这对盲人夫妇靠摸索生活,擦过的东西又有序不乱地摆回原处,以方便老人。住平房时过年过节活多,这些年轻人就提前来到刘家,打扫卫生,调棚,包饺子,两位老人很激动,拉着他们称谢谢,他们对老人说:您就别客气,我们都是您的儿子。平时他们也经常来到刘家和老人唠家常,宽慰老人,不让他们寂寞,常常逗得老人露出笑容。逢年过节更是想着去刘家走访慰问,送去生活用品,送去过年的年货。 13 年来,团支部书记已经换了三任,可是,不断替更的团支部里的年轻人不忘这份助残情,把这份温暖的感情一任一任的传下去,感动的老人逢人便说:“我们夫妇俩虽然没有孩子,国税局的青年们对我们象亲人一样,他们就是我们俩的孩子。”
  二、 叔叔们的关爱
  肢体残疾人王春生, 50 多岁,小儿麻痹后遗症给他的生活带来不便。不幸的命运使他的生活更加不幸,儿子小王磊出生 4 个月妻子就撒手而去,从此父子俩相依为命。 1998 年太平区国税局到红树小学搞捐资助学活动,选定了三年级学生小王磊为帮扶对象,并到他家进行走访,看到了他残疾的父亲和窘迫的家庭,班子成员把王磊一家确定为帮扶对象,每年捐款资助孩子读书,领导班子 5 人,年年都个人出资或组织全局税官捐款,帮助王磊解决学杂费问题,每到年节局领导班子首先想到这父子俩怎样过,带着米面油和现金去看望他们, 2003 年王磊考上了高中,靠低保生活的父子俩没有钱交学费,是这些税官叔叔帮助他解决了学费,从小学 3 年级至高中毕业,税官叔叔们持之以恒的为他学习问题操心,共为他交纳学杂费 6400 元。 2006 年王磊高中毕业,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没有钱供他上大学,选择了当兵去保卫祖国, 12 月送他去北京装甲兵部队时,国税局的叔叔们来了,给他买来了 200 多元的纪念品,鼓励他在部队好好干,为祖国多做贡献。王磊激动地向国税局的叔叔们赠送了锦旗:“扶贫助困十一载,应征入伍为祖国。”以表达对叔叔们的感激心情。
  太平区国税局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们贫困的残疾人尽量献出更多的爱心,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
  三、他们用热情和真诚温暖着残疾人的心。”
  人生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出身的家庭和生身的父母不可选择,小吴璇的命苦就苦在她有个恶魔般的父亲。 1991 年 12 月苦命的吴旋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极为严重家庭。当她呱呱坠地来到人世,迎接她的不是父母的笑脸,长辈的怜爱,而是父亲绷紧的脸,矿工出身的亲生父亲看她是个女孩就扬言将她买掉,受到母亲吴学宏的坚决反对。在小吴旋出生的第 10 天,丧失亲情、没有人性的生父竟手拿起菜刀想砍死女儿。吴学宏拼命保护孩子,身中五刀,躺在血泊里,造成左胳膊粉碎性骨折,左腿肌腱被全部砍断,全身致残。吴学宏和犯罪的丈夫离婚后,带着女儿流离失所,无处栖身。她所在的单位市制药二厂经营不景气,为了照顾她们母女的生活,给她们母女一点生活出路,厂领导将吴学宏安排在门卫工作。每个月 120 元钱的工资,除了房租水电费花销 60 元,手里仅仅剩下 60 元生活费。吴旋上学后,又增加了一些费用,母女常常为学杂费犯愁,孩子面临辍学的境地。
  [ 缘分 ] 一个贫困生与税官的缘分
  2000 年 4 月,全市开展扶残助残、扶贫帮困活动,市委市政府要求各机关单位帮扶贫困的弱势群体,每个领导干部一人双岗,帮扶一户贫困户。太平区国税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扶贫帮困帮助弱势群体,他们与本局共建单位太平区二纬路小学联系,决定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局综合科长闵峰带着同志们去学校了解情况,认为老师介绍的二年一班的吴旋同学家庭情况比较特殊,是合适的帮扶对象。
  这些平时工作在税海战线的同志们到吴旋璇家走访,对吴家的贫困他们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是,到了误家还是被现场看到的情景惊呆了。这是怎样一个家呀!郊区一个简易的小厢房,低矮潮湿,光线黯然,屋顶漏雨,四面透风。几平方米的小屋内,两张破旧的单人床,两只旧皮箱。孩子学习用的“桌子”,是用几块砖头支起的一块木板。看得税官们心酸眼热,这样的家庭我们一定要帮。他们从吴学宏的述说中又了解到这个残疾女人的刚强,从小吴旋的眼神里又理解到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孩子一定要安心读书,你的学杂费叔叔们包了”
  [ 助学 ] 税官的助学情
  2000 年 4 月 21 日 ,局综合科科长闵峰和人事科科长杨文新、团支部书记胡夺敏、办公室主任张贺共同来到吴旋的家。闵峰将科里 4 名同志捐助的 400 元现金交到吴学宏手里。并对吴学宏母女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得让孩子安心读书,有困难找我们,她今后的学杂费我们包了。”杨文新、胡夺敏,张贺也每人都掏出 50 元钱,让吴旋买些文具。他们又将区局的旧家具拉到吴学宏家,让孩子有了真正的学习桌子。太平区国税局的税官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以后的每个新学期开学,他们都准时将大家捐的钱送到学校或吴旋家里,帮孩子按时交上学费。同时,他们还细心地为孩子挑选书包,课本,文具,尽量让吴旋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快乐。冬季来到,区局的同志为误家母女俩送去煤炭、劈柴,让她们温暖过冬,也同其他家庭一样享受到人间的温暖。
  在税官叔叔阿姨的关心呵护下,懂事的小吴璇安心读书,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不断上进。这时区局办税服务厅的几位同志们也参与进来,和综合科的同志共同捐款资助吴旋,又增加了新生力量。吴璇该上中学了,学费更多了,花销也大了,区局党组接了过来,发动全局党员干部共同来管吴璇的学费问题,使她顺利能够读完初中。
   吴璇没有辜负税务局叔叔阿姨的期望,经过刻苦学习, 3 年苦读,去年 6 月中考,以优异的成绩定向考入了阜新市高级中学。接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吴学宏母女俩兴奋的流出了热泪,同时又为学费犯起愁来。我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虽然吴璇定向考上了重点高中,可是,一年的学费也得 4000 元,每学期 1800 多元的学费,对她们的家庭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太平区国税局的领导和同志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像自家的孩子考上学一样高兴,区局党组立即作出决定,发动党员、干部捐款,继续支持吴旋完成学业。副局长丁帮助找教育局介绍吴璇家的困难,找市高中领导帮助她协调免一些费用,结果,学校负责同志说:学生一定得学习优秀,才能得助学金。那么就区局全力帮忙解决吧,开学之初,饱含着叔叔阿姨爱心的 2000 元学费送到吴璇手里。吴璇的脸上,又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妈妈深情地说:“孩子的亲爹冷酷无情,国税局的同志们却为我们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2008 年初马忠文局长调来后,同样积极支持扶贫助学活动,同样为吴家母女送去温暖。 3 月 1 日 第二学期开学,局党组又组织干部职工为吴璇捐款 2000 元,学费解决了,吴璇没有了后顾之忧。 8 年来区局干部职工共为吴璇捐款 9200 元,全部用于学费。
  [ 安居 ] 两次买房的恩情
  扶残帮困、捐资助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为了更好的有效的帮助贫困的残疾人家庭,在扶贫实践中他们发现,有些贫困家庭存在特殊的难以逾越的困难,单靠几个人捐款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问题。经过研究党组决定建立长效扶贫机制,他们每年从职工福利费和奖金中拿出 %5 ,再加上大家捐款,建立起扶贫基金,可以帮助残疾人解决更多的困难,还可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
  2001 年深秋,当时的蔡英健局长了解到吴家母女租住的小房破旧不堪,四处漏雨,真是:“冬不挡风,夏不蔽雨。”为了让这对母女冬天不受罪,让孩子晚上有个学习环境,蔡局长主持召开党组会,研究解决吴家冬季住房问题,区局党组决定从扶贫基金中拿出一笔钱,为吴家买房。局办公室主任张贺前后跑了两个多月,看了十处房子,又要研究价位,又要砍价,还要探讨产权归属,最后和吴学宏商定,在太平区煤城路高德街 17 委定了一处平房。房屋建筑面积 33 平方米,要价 8000 元。但区局的扶贫基金只能拿出 4000 元,还差一半。机关党支部向全局党、团员发出倡议,全体干部积极响应,在 3 天内就捐款 4350 元,凑够了房款。局办公室出面帮助办理了转户手续。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吴学宏母女十分知足,非常感谢。漂泊了十几年来,现在终于有了安身之处,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买完房子又拉来了一车煤一车柴,购买了粮油蛋等生活用品;局里的衣柜、书柜、沙发、碗柜、桌椅等家具把这个新家摆满了;办公室的同志又送来了茶叶、针线、卫生纸等日用品;有细心的女同志买来了花儿、工艺品等美化环境;没有洗衣机给她家又送来了洗衣机。这样,吴家过日子的东西全了,区局彻头彻尾的帮助这母女俩安置了一个新家。看到吴璇从来不花零花钱,叔叔阿姨又用剩下的零钱给孩子买来了一些小食品。逢年过节,区局的领导和同志们总是忘不了吴家母女,都是提前送去米面油肉等年货,局里每当搞福利总是忘不了给她们家送去一份。每次送的大米、油、鸡蛋都和下次送的慰问品接上,她家几乎不用自己买粮。
  2005 年 4 月,阜新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吴学宏的房子正好列入其中。要和别的同学家一样住新楼房了,吴旋心里真高兴。但是 8500 多元的动迁费用怎么办?这又是个天文数字,吴学宏脸上挂满了愁云。万般无奈,她又想到了太平区国税局。时任局长、党组书记的赵雳钧了解到这个情况,专门召开了党组会决定继续帮助这对母女渡过难关。副局长丁锦范带领人员多次同开发商协商,由国税局和开发商两家共同承担吴家母女上楼安置的动迁费用,开发商对吴学宏母女非常同情,减免了部分款项。区局全体党员干部又捐款 4000 多元,解决了动迁所需的费用。他们又带着吴学宏去房产部门办理了房屋安置手续, 2005 年 12 月搬入了新家。吴学宏搬家那天,她家比哪家都热闹。丁锦范带队来祝贺,为吴家母女带来了微波炉、蒸锅、炒勺、电水壶,又送来了米、面、豆油。街道和社区的同志帮搬家具,忙上忙下。当着税务局的亲人,当着众多邻居,吴学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说:“感谢共产党!感谢税务局!没有税务局同志的帮助,就没有我们娘俩的今天啊!”
  [ 帮困 ] 真诚温暖了母女冰冷的心。”
  为了使吴学宏母女有稳定的收入,有安稳的生活,区局几任领导班子千方百计的为她家想办法。 2001 年 5 月初,吴学宏在单位分发报纸时,不慎摔倒,她所在的制药二厂领导为了照顾吴学宏让她修长假,工资仍按上班时的每月 120 元标准照常发给她。吴学宏是个要强闲不住的人,回家后她去批发市场进了 10 双袜子,站在离家不远的街道上叫卖,以改善贫困的家庭生活条件。正是“五·一”放假期间,她想人们出来散步一定有人来买她的袜子,可只卖了 3 双,便受到附近个体业户的指责,只好拿着剩下的 7 双袜子回到家里。区局的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帮助扶持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买卖。办公室主任张贺与高德工商所协商,在高德市场西侧距吴家约 100 米 的地方为吴学宏租了一个位置较好的摊床,并向针织品摊区的十余名个体业户介绍了吴学宏的情况,动员他们支持政府的扶贫工作,不要排斥她,要鼓励她,要帮助她搞好经营。得知吴学宏缺少进货资金,红树中心税务所所长高庆儒组织全所干部捐款 500 元,在红树批发市场为吴学宏精挑细选,进了一批比较畅销的袜子,亲自送到吴学宏家。吴学宏的摊床床面损坏,急需修理,高德中心税务所所长郭文涛亲自动手为吴学宏制作了一块摊床面板,在帮助吴学宏布置摊床时,办公室总务藤永新又拿出 50 元钱,为吴学宏购买商品陈列架。国税局同志的真心帮助,为吴学宏树立起自强自立,发奋脱贫的信心。后来,因身体不好,经营不下去了,只好停业; 2006 年赵雳钧局长与张莹副区长联系,在小区内帮助吴学宏解决了一份公益岗位置,以增加一点收入,后来,因有文件规定低保、公益岗不能兼得,这份收入又停止了;马忠文局长来了后,想安排它在局里打扫卫生挣点钱,可是,她身体实在干不了,只好作罢。对国税局干部职工的恩情她无以言表,无法答谢,感恩的心变成一封封感谢的信:“感谢党和政府培养出来的好干部,是你们用热情和真诚温暖了我们母女冰冷的心。”““感谢共产党!感谢税务局!没有税务局同志的帮助,就没有我们娘俩的今天啊!”
  自 2000 年以来,太平区国税局党组积极响应阜新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十五期间继续开展为残疾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的号召,发动全局职工 60 多名干部,与 24 个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三届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扶残助残工作,得到他们帮助的虽然是有数的 24 户残困户,但是,感动的是整个阜新整个社会。报社、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市委姚志平书记、市委宣传部张万勤部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国家税务总局谢局长肯定了他们扶贫帮困的义举; 3 月 5 日太平区国税局被评为辽宁省学雷锋岗,全省国税系统只有阜新一家获此殊荣;太平区国税局连续 12 年被辽宁省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在扶贫帮困为残疾人家庭播洒春光的同时,税务干部的灵魂得到了净化,税官们的思想情操得到了升华,他们把关爱送给了弱势群体,把税徽下的温暖送给了残疾人,从而推动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者:赵文楷
  
  
  
  

上一篇文章: 他们的足迹

下一篇文章: 冬日里的一缕暖阳

网站地图

主办:阜新市人民政府

协办: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