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爱 如 山

2010-12-23 12: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故事,讲述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与风暴鲨鱼搏击了三天三夜,最后以老人的顽强英勇锲而不舍的精神胜利归来。王作英老人创办的福利企业惠誉苯板塑钢制品厂就象一艘小船搏击在生活的海洋中,承载着他和 16 名残疾人扬帆航行。他以博爱之心拥抱着 16 名残疾职工,以宽厚之怀呵护着 16 名残疾孩子。 2002 年他的企业被海州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福利企业; 2003 年被辽宁省民政厅评为优秀福利企业,王作英本人 2004 年被阜新市人民政府授予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05 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
  一、用爱之心创办福利厂
  王作英老人今年整整 80 岁,离体前是矿务局某矿高级会计师,曾经当过坑长、供应科长、会计科长和集体公司副经理。年轻时的王作英 1.80 以上的个头,五官端正,精明能干,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着英气,做事爽快才思敏捷,对经营管理业务掌握娴熟。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当年的他一表人才,善良帅气,人气非常好。离休后在家闲不住总想作点事情, 2001 年他 73 岁创办了惠誉企业,吸收了 8 名残疾人。他有五个子女,三儿二女,大女儿王淑兰是盲人,小时出麻疹落下了眼疾,从此一生在摸索中生活。王作英对这个残疾女儿倾注了一生的爱,他常说残疾孩子不容易需要人们的帮助照顾,家里有这样孩子,他对残疾人从内心怜爱。女婿郭振昌,是阜新市中医院按摩医师,从小苦命, 3 岁时父亲去世, 7 岁里母亲又离开了他,和哥哥嫂子生活,后来学徒按摩,有了谋生的职业。郭振昌人品好,思想素质高,被市残联推选为阜新市盲人协会主席。女儿女婿的不幸使老人更加理解残疾人的痛苦,他下决心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老人心地善良,对人诚恳,刚离休时他搞过煤碳销售,从阜新往大连发煤,他进的都是好原煤,为了讲信誉,他让客户捡斤,结果吃了大亏,别人搞煤碳销售赚钱,他却赔钱。他觉得自己是实在人,不会偷空取巧赚钱,应该搞一些实实在在的产品生产,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经过市场调查、论证,苯板塑钢制品已在他心中成型,在和残疾人打交道中他了解了残疾人生活难就业难,决定把厂子办成福利厂,安排一部分人残疾人就业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他平时教育自己的子女与人为善,多做善事,大儿子树国博学多才,文字工夫过得硬;二儿子树德乐于助人,扶残助残口碑好,三儿子树清笔黑丹青、书法美术自成一家。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品德,都是有口皆碑的名人。
  2001 年 4 月 1 日 惠誉苯板塑钢制品厂投入生产,通过劳动部门正式招工,招收了品德端正,能吃苦,爱劳动的残疾人进厂。第一批招收了 8 个残疾人,他待这些疾青年如同自己的孩子,他走访了这 8 个孩子的家庭,对每个人都做了调查了解,掌握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因人而异各尽其能地安排他们的工作。 2002 年在扩大再生产中增加了涂料和地热项目,又招收了 12 名残疾人,后来有 2 人因打架服刑,有 2 人因故离厂,现在厂里共有残疾人 16 人,这 16 名残疾人与他结下了不结之缘。
  他对 16 个残疾人的家庭生活情况了如指掌,谁家有事他都参加,即随礼又出车,残疾人把他当做亲人,有叫大伯大叔的,还有叫姥爷的,全厂职工都尊称他为老爷子。 2006 年夏天他因病在矿总院做了手术,坚强的老人术后一个月就坚持去厂里看看,他放心不下 16 个残疾孩子。厂里的残疾人知道老爷子有病住院做了手术都急坏了,非要去医院看他,直到他在厂里出现大家伙才放心。
  二、用爱之情帮助残疾人
  老爷子心里时时刻刻挂念着这 16 名残疾孩子,善良的心促使他为残疾职工创造生产生活环境,他总是对全厂职工说:对残疾人我们要象亲人一样看待,把你身边的残疾人当做你的兄弟姐妹,厂里高看他们一眼大家不要嫉妒,也不要觉得不公平,更不要歧视他们。他觉得对招来的 16 名残疾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照顾好他们,让他们多挣钱,过好日子。聋哑人不好管理,不好沟通,老爷子为此操了很多心, 曹雨,邵力,芦国华、何力,彭佛、郭娟、王志东、周凤芝等这些残疾人,在老人心目中都是不喑事事的孩子,都需要时刻手把手的教育,谁有事情他都着急上火。
  聋哑人周凤芝刚进厂时 34 岁,经常身着牛仔裤,白色带图案的长袖 T 恤衫,浑身透着干净,清丽的气息,谈起老人与厂,她语速极快(手语)滔滔不绝,丈夫也是聋哑人,好吃懒做不管家,她一个人挣钱养家,供孩子上学,女儿 16 岁,两口子平时总是因生活琐事口角,有一次争吵后丈夫离家出走,老爷子比她自家父母都着急,把她丈夫找回来做思想工作,调解了他们夫妻关系。周凤芝的父母非常感动说:我们当父母做不到的事情老爷子都帮我们做了,真是感谢你呀。一次周凤芝把脚摔伤,厂里为其全部报销医药费后又给补助 3500 元生活费,病休期间工资照开,周凤芝说:在厂里上班有钱挣,生活就不困难,和她一样的聋哑人有很多生活没有出路,现在还靠父母养着。
  厂里每年在 11 月至来年的 3 月生产淡季时要放近 4 个月的假,赋闲在家的残疾孩子就没有人管了,有些不安分的孩子就惹出了事端。李岩和小费,是第一批进厂的聋哑人,在厂里干的都很好,两人能吃苦,肯干活,实实在在。可是在 04 年冬天厂里放假期间,他俩被聋人朋友勾到朝阳去打群架,据说是一个阜新的聋人在朝阳打工,与朝阳的聋人打了起来,并且被朝阳聋人打成了重伤,吃了亏的阜新聋人回来勾了几个好哥们,其中就有李岩和小费,他们把朝阳的聋人也打成了重伤。李岩被抓,小费跑了。老爷子操碎了心,千方百计的找到了小费,与其家里沟通,劝他投案自首。在等待审判的过程中,老爷子怕他在外惹事,让他回厂里上班。又干了一年,法院判他服刑两年,现在他已服刑一年多, 08 年春天刑满,厂里还继续接收他。通过这件事,老爷子重视起了对聋哑孩子的法制教育,通过残联请来了司法局的律师,专门对残疾人讲授了法制道德课,每次放假厂里都专门开会,对全厂残疾人进行假期安全教育,讲一些假期注意事项。
  郭娟从小随父母生活在黑龙江克疝病的多发病区,是典型的克疝病患者,个头不足 1.40 米,大骨结,手脚特小,骨结奇大,干活受一定的限制,来厂参加工作后,重活干不了,厂里照顾她,让她当保管员和食堂管里员。刚来厂时她小孩还不到一周岁,丈夫也没有工作,一家三口靠在父母跟前白吃白喝。自从上了班后,有了稳定的收入,工资逐年增长,丈夫也有了工作。他们在北部初买上了楼房,能够食其力,独立生活,不辈父母,小日子红火幸福。
  聋哑人费宇,跳槽走了一个多月,体验了一下离开厂里的滋味,又要求回来,老爷子又收留了他,老人想如果不要他,他上那去?那里能象自己一样真心的待这些残疾孩子?在社会上混不定会出什么事情呢。
  三、用爱之怀温暖残疾人
  惠誉苯板塑钢制品厂位阜新市海洲区韩家店镇西荒村,自 2001 年春投产以来,以用户至上,质量第一赢得社会好评,以“精工铸品质,科技创品牌”为不变的信誉。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以善良的心理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残疾人的信赖。几年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现有产品苯板、塑钢、涂料、彩色水泥道板和白钢制品, 16 位残疾人分布在各个产品的生产一线。为了提高残疾人的工资收入,企业上马了彩色水泥道板的生产线,这个项目在市场上不赚钱,几乎是以塑钢养道板,可是有了这个项目,残疾人就多了一条出路,按计件算工资,干一个月每人能收入 1200 元 ——1600 元,厂里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残疾人有活干,不放假。残疾人企业生产出的道板质量好,技术检验超标,如果在水泥上偷工减料,肯定赚钱,可是老爷子不允许那么干,他要的是信誉。有的工厂生产的道板用沙漏子,每粒方米可赚 10 元钱,他们生产的道板全部用的是纯正碎石,高标号水泥,产品质量过得硬,没问题。在厂里收入最高的要数孟繁祥,鲍新两口子,他们都是聋哑人,都在彩色道板生产车间,两口子能干,加班多,肯吃苦,每人每月都挣 2600——2700 元钱,儿子 15 岁,倍尖倍灵。上初中二年级,俩口子干的心胜,多挣钱供儿子。
  如今,厂里的残疾人都买上了几千元的电动自行车,他们上下班骑着崭新的车,比试着谁的是名牌,谁的质量好。老爷子经常到食堂看看伙食怎么样,经常和残疾孩子们一起吃饭,中午免费就餐。 16 个残疾人人人都有五种保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生育保险。残疾人都是年轻人,都面临着恋爱、结婚、生孩子,保生育险就是怕生孩子时有意外,老爷子的这棵父爱之心感动着 16 名残疾人和他们的父母,他们有的没有能力为子女做这些保险,有的没想到做这些付出。这种博爱,这种胸怀是常人做不到的。
   四、用爱心营造精神家园
  为了让 16 名残疾孩子向健全人一样长见识、开眼界,自建厂以来,每年夏天,老爷子都带着残疾孩子们外出旅游,葫芦岛、千山、笔架山、绥中、锦州等都留下了 16 名残疾人的足迹,残疾人玩的开心。出来玩毕竟与上班不一样,离开机器的喧嚣,离开劳动的场所,离开家庭生活的束缚,心情自然是激动愉快的。可是老爷子的神经却崩的紧紧的。出来前的准备工作要细致周到,全厂 50 个人编好组,平均两个人照顾一个残疾人,负责他的一路安全。联系旅游团,并且讲好残疾人多,要求多给予关照。走之前开会反复讲要有集体观念,不能单独行动,要有安全意识。这些聋哑人没有听力,出门在外难沟通,思想工作要提前做好。在外玩,在外会餐,在外开心,大家伙能够兴奋好久,好久。可是组织者的心情一点也不能放松,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虽然组织一次活动担了很多心,付出了很多辛苦,花费了很多钱,可是老爷子每年夏天还是要组织一次,他是怀着一棵爱心,带着一份父爱,让他的孩子们去见见世面,去感受一下外面的精彩世界,去享受一下多姿多彩的生活。
  逢年过节或是残疾人纪念日,老爷子都给残疾人买纪念品,社会上流行什么就买什么。召开联欢会,让残疾孩子尽情表演尽情欢乐,让这些孩子体会到集体的帮助家的温暖。感受到厂里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80 岁的老人应该颐养天年了,可是老爷子放心不下这 16 个残疾孩子。让谁来管理这些?他的侄子王信接替了他的这付担子。他把博爱之心、宽厚之怀交给了王信,王信厂长忠厚诚恳,心地善良,不愧是王家人。他是厂里的老人,原来当车间主任,对每位残疾人都了解的很深,聋哑人都记得他学手语的认真劲,残疾人有心里话都愿意和他交流。老爷子的担子虽然放下子,但是他从内心放不下这 16 名残疾孩子,现在他还是经常到厂里转转,看看他的孩子们,看看大家的伙食,看看大家的精神状态,看到孩子们快乐生活他心里塌实。 16 名残疾人在王信厂长的带领下与健全职工一道为厂里生产建设出力流汗。惠誉苯板塑钢制品厂这艘小船载着全体职工,载着 16 名残疾人乘胜远航。
  作者:赵文楷

上一篇文章: 互动的关爱

下一篇文章: 爱心铸警魂

网站地图

主办:阜新市人民政府

协办: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