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田甜 摄影/记者 姜楠
图为非遗传承人们为师生表演节目
图为活动现场合影
4月11日,阜新市特殊教育学校里琴声悠扬,掌声如潮。由市文旅广电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市残联主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举行,非遗传承人们带着传统技艺走进特殊孩子的世界,为师生们带来沉浸式的文化盛宴。
活动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梅高亢婉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舞台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马头琴独奏《传说》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示了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独特韵味和精湛的乐器演奏技艺。此外,还有讲述蒙古勒津巴拉根仓的故事《火龙丹》、阜新快板、清河门唢呐等表演,精彩纷呈,赢得了现场师生们的阵阵掌声。许多学生被音乐感染,情不自禁地跟随节奏打着节拍。
舞台之外,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中。他们对根雕、剪纸、玛瑙雕、蒙古勒津服饰展示、奇石雕以及胡琴制作技艺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还争相戴上蒙古族立檐帽和头饰拍照留念。在非遗传承人的耐心讲解和互动中,学生们近距离领略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在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
此次“非遗进特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市特教学校师生们的校园生活,也为特殊儿童提供了一个接触、了解,进而热爱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通过这次活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在学习与创作中发现自我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
组织宣传文体部
2025年4月14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精准康复惠听障 爱心传递暖人心
主办:阜新市人民政府
协办: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