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助残志愿者看望艾荫范教授
5月10日下午,市助残志愿者协会一行8人走访看望了德高望重的艾荫范老教授。
艾荫范教授在十几岁当儿童团长执行任务时,在寒冷的大雪天把左腿冻掉截肢,右眼在长期看书中也近失明。在艾教授的家中,客厅内书似青山,在群书环抱中安放一张简易的床榻,老教授每天枕书而眠。
艾老教授被称为“阜新文化名片”,是市社科联名誉主席,阜新高专原副校长,被当代学界誉为“真正的学者”“东北学者第一人”“国学大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史研究学者,对语言有着惊人的天赋,在史学、上古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少数民族原穴、训诂学等均有涉猎。
今年81岁的的艾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风趣健谈,乐观开朗,口齿清楚,声音洪亮,在与艾老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亲切交谈中,他幽默风趣,出口成章,抑扬顿挫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急速,时而舒缓,如行云流水般,声情并茂。艾老潜心钻研学术,在教育方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耕耘,八十年代中期出台的素质教育研究项目“成才品质全向发展教育实验”获市科委软科学一等奖,省教育系统“八五”重点项目二等奖。
艾荫范教授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的“识蜀斋”触手可及皆是书,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白昼或是深夜,他都在潜心做学问。以深厚的朴学功力为基础,虚心学习但不依傍他人,涉猎面广,钻研的课题极深,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追求学术成果,著有《北狄、东夷和华夏传统文明建构》《笠翁对韵新注》等。多年来,艾老教授发表了大量深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例如《“空桐”即“奎屯”说—兼论黄帝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关于辽室西迁的一些断想》《阜新话的乡音和土语》等等,轰动了学术界,并得到专家的认可,这对于弘扬阜新的文化功不可没。
艾教授之博学,如滔滔之江水,这固然有天资聪颖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治学,厚积薄发。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毅然决然地扛起了阜新文化发展的大旗,为这片土地增添光彩。
即使年过半百,也不曾放弃梦想,不求奢侈的生活,也不求功成名就,二老相携,也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这是他们一辈子的事业,也是一辈子的幸福。
这次走访艾老,深得体会,我们要向艾老学习对工作如此的狂热,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梦想和事业,这是所有成功者们共有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有梦想就奋力追逐,才不会辜负此般美好年华。
阜新市助残志愿者协会:宫茗冉
2018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