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家训,伴我一生

2014-06-16 12: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家规、家训:为人吃点小亏是福气,为人做点善事是乐趣
  一句家训,伴我一生
  □姜超 阜新市海州区工电社区
  摘自:2014.06.13阜新晚报
  
  我家的家规家训说起来也不少,都是关于怎样为人如何做事的。可有一条母亲传给我的家训让我从小记忆犹新,长大付诸行动,老年仍在践行。
  记得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总是拿着一本发了黄的书,给我讲书中主人公的故事。这本书已没有封皮,扉页是一个善良老者的肖像,他三缕白须,两眼放出和善的光芒,我不知道此人出生何地,只听母亲管他叫王老善人。只要母亲有闲暇时间,她就给我讲王老善人一生做过的善举故事。慢慢的王老善人就成了我做人的偶像,逐渐的我记住了母亲教我的一句话:“为人吃点小亏是福气,为人做点善事是乐趣”。这句话一直伴随我走到了今天。
  1965年我十二岁了,刚能挑动半桶水的时候,我就开始照顾我家邻居的一位吴姓老奶奶,当时吴奶奶已年近八十,吴爷爷意外车祸离她而去,剩下吴奶奶孤零零的一人生活,很是无助。母亲安排我照顾吴奶奶,晚上睡在吴奶奶家给她作伴,白天为吴奶奶劈木头、买粮买菜、挑水。那时候百姓家中没有自来水,挑水要到百米之外的公共水龙头,一次挑水只能每桶装半下,挑满一缸水有时需要往返两三趟,每次挑完水我的肩头都压得又红又肿。吴奶奶常常流着眼泪向别人夸我,而我心中只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觉得甜滋滋的…… 七年后,我下乡当了知青,吴奶奶因没人照顾,被女儿接到偏远的农村去了。我在乡下干活的时候常常想起吴奶奶,总是觉得她是那么的可怜。
  1973 年,每个知青补发了三十元钱,以解应急之难。我这钱刚刚到手,本村农民刘大哥的小儿子刘刚,因农药中毒要去医院,当时我是跟马车干活的,也就跟车陪刘大哥把孩子送到几十里地外的镇医院。当时,医生告诉我们抢救治疗等费用得三十几元钱,刘大哥兜中仅有五元八毛钱,他拉着我的手,哭着说:“兄弟,我钱不够啊”。他不好开口管我借钱,因为头两天我俩在干活时闹矛盾了,骂起祖宗来,险些动手。可我看着孩子浑身浮肿,排不出尿来的痛苦样子,毫不犹豫地把揣在内衣口袋里的三十元钱塞给了刘大哥,使孩子及时得救,而后,我就有了刘刚这样一个农村的干儿子。
  如今我六十多岁了,退休后的我又扶持了一个由残疾人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为他们编词作曲,领她们演出排练,教他们唱出自己的心声。孩子们没有伴奏乐器我买;孩子们上不去楼我背;孩子们没有坐车钱我掏;孩子们没有午饭我给他们送......久而久之,他们从心里爱上了我,都管我叫“姜爸爸”。我因此给评为2012年“最美阜新人”看来我这个姜爸爸当对了,也当定了。
网站地图

主办:阜新市人民政府

协办: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