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的爱心 (毛铸)

2011-02-14 12: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杨清抬头看了看天,天空依然阴沉沉的,小雨还在不停地落下,感觉就像永远不会停歇。这样的小雨对于在雨中撑伞漫步的情侣来说非常浪漫,但是对于杨清却是无比的难受,他感觉衣服成了他的另一层皮肤,黏在身上十分不舒服。杨清不自然动了动身体,想让衣服离自己的皮肤远点,好让自己舒服下,不过没过一会湿气又让衣服顽固的贴在了他的皮肤上。杨清叹了口气,他决定放弃了,继续低着头看地上由于下雨而忙碌蚂蚁,不在管身上的衣服。
  杨清是一个乞讨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乞丐要饭的,从他那左腿空落落的裤管就能看的出来他还是一个残疾人。杨清是一个奇怪的乞丐,说他奇怪是因为他的衣服不像别的乞丐那样肮脏邋遢,他的衣服虽然满是补丁,但是却很干净,虽然已经洗的发白看不出本来的颜色。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他不像别的乞丐一样对着每个路人哀求乞讨,只是静静地低着头坐着,如果不是他前面放着的一个破旧的大铝饭盒,你根本看不出这个穿着“干净”的衣服,一声不吭坐着的人是个乞丐,以为这个年轻人在玩什么前卫的行为艺术。
  杨清今天17岁,父母双亡,和妹妹相依为命。妹妹杨静也是残疾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但是杨清很爱他的妹妹,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就是自己的妹妹,他觉妹妹比天使还要可爱,虽然他不知道外国人为什么用带翅膀的人来赞美别人,但是杨清坚决认为天使比不上自己的妹妹。
  杨清的老家在东北的一个偏远小山村,的确很小,现在满打满算还有10多户人家而且都离得老远,村子由于离公路和城镇远而且耕地少,所以生活非常困难,通电刚没有几年,按现在的新词儿是属于经济落后或者欠发达地区。杨清听爷爷活着时候说,过去村子里人家还是很多的,挨着连绵的大山家家都靠种地和打猎为生,但是现在国家不让砍树和打猎所以生活越发艰难,年轻人都跑出去打工然后就把家搬出去。一点一点就剩下这几户因为年纪大不想离开家乡或者因为别的各种原因依然留在了这里。杨清的父亲年轻时候也想出去打工然后搬到别的地方去住,可是父母年纪大了为了照顾他们所以就留在了村里娶妻生子,等杨清的爷爷奶奶去世了,但是杨清和妹妹年纪小就又错过了出去的好时候,所以他们一家就一直留在了小山村,一直到一场泥石流夺去了杨清父母的生命。后来杨清带着妹妹沿路乞讨才算走出了小山村,杨清怎么也没想到他会以这种方式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杨清喜欢这个小山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听爷爷讲过去村子里发生的事儿,爷爷说:“过去这里生活还不错,夏天种地采山货,冬天上山打猎所以生活还过得去,由于家家都打猎,这里民风很是彪悍而且又团结,没人敢欺负村里人。当年闹日本鬼子的时候都拿咱们没办法,日本人来搜村子,咱们就跑山上去,用毛主席的话就是打游击,带着日本鬼子在山里绕,用猎枪和打野兽的陷阱打死好多小鬼子,后来日本人拿咱们没办法而且因为这么个小村子还死了好多人,就放弃扫荡了,以后再也没有来过。”杨清很为自己的村子自豪过一段时间,可惜现在为了自己和妹妹活下去只能离开这里了。
  杨清这辈子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妹妹的降生,杨清记得那时候他很小,当妈妈告诉他,他即将有个弟弟或者妹妹的时候,杨清开心坏了,他太孤独寂寞了,因为村子里人家少而且离得远,小杨清没有玩伴,现在终于即将有个陪他一起玩的了,他高兴的一晚上没睡着。妹妹出生了,4岁的杨清看着妹妹呆了,他小小的脑袋没办法形容妹妹有多可爱漂亮,小杨清发誓一定把好吃的都留给妹妹,把自己珍藏的村里刘叔给他的玻璃球给妹妹玩儿,要知道自己可都没舍得玩一次呢。
  父亲给他起名叫杨清,希望他这辈子清清白白的做人,给妹妹起名叫杨静希望妹妹文文静静的长成个健康漂亮的大姑娘。但是老天好像跟这个小天使作对,杨家人发现小杨静两岁了还不会走路,下半身不能动,着急之下去城里的医院看病,最后杨静被确诊为先天性脊柱裂,这一生都不可能站起来了。杨清不懂这是啥病但他知道妹妹不可能跟他一样站起来走路,杨清非常伤心。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发誓这辈子要当妹妹的腿,照顾她一辈子。
  思绪慢慢的回到了现实,杨清微微抬头摸了摸空荡荡的裤管,由于阴天下雨那里传来隐隐的疼痛。杨清不禁又陷入了回忆中,他还记得那是一年的冬天,长这么大都没感觉天这么的冷过,大雪连续下了好几天,大雪封山,所有的道路都走不了了。天气寒冷,从小因为生活艰苦而体弱的妹妹发起了高烧,躺在炕上说胡话,嘴里念叨着:“肉、肉”杨清听着心里很难受,冬天家里的存粮都快不多了,更别说肉了,而且现在大雪封山出不去更别说买了。
  突然,杨清想起了有一次上山采山货看到过一个大蛇窝,杨清知道大窝儿的蛇是不会经常换窝的,他们经常百十条的挤在一起,而且冬天蛇冬眠应该没什么危险。杨清决定去掏几条蛇给妹妹炖蛇汤,顺便带几个夹子运气好还能打到野鸡、野兔。想到就做,杨清收拾收拾瞒着父母偷偷冒险上山了,沿途放了几个夹子和套子准备回来时候看看能不能打到东西。雪很深,不过幸运的是现在雪停了,不然上山将更加艰难,就是这样,平时走2个小时的山路,杨清还整整走了4个小时才来到那个小山前。夏天来的时候没感觉,下完雪后满山的冰雪显得那么的陡峭,爬上去会很危险,杨清有些踌躇,但是想到妹妹躺在炕上的情景,决定今天必须上去。结果杨清爬到一半的时候没有踩好,从山上掉了下来,左腿在掉下来的时候磕到了山腰突起的石头上,形成了不规则扭曲。掉下来的杨清直接昏了过去,幸亏同村的杨大伯也上山套野鸡,看到雪地上的脚印好奇之下跟了上来,于是发现了已经昏迷很长时间的杨清。
  送到医院后大夫说在晚一会杨清的命就没了,但是还是由于晚了点由于冻伤严重命是保住了,但是腿必须得截肢。就这样杨清的左腿永远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裤管,那一年他只有10岁,妹妹杨静6岁。
  因为杨清的病,花光了家里本就不多的钱,连仅有的几亩耕地也卖了,父亲只好在附近打零工,帮助别人种地、盖房等等贴补家用,家里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不过老天似乎不准备放过这个可怜的家庭,夏天的时候经常下雨,由于家里没钱修房子,导致到处漏雨,没办法父母只好把杨清兄妹送到同村李叔家里暂住。杨清家房子就在半山腰上,背后就是大山,结果一场连绵大雨形成了泥石流,在一个夜晚淹没了杨清家的房子,连带着也掩埋了杨清睡梦中的父母。当杨清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一片一片的黄泥,哪里还有自己家的房子。杨清手脚并用的爬到家里房子的位置,一边撕心裂肺的喊着:“爸爸、妈妈”一边用手不断的挖着,希望父母还活着,自己能亲手将他们挖出来,自己和妹妹不能没有他们。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唯一挖出来的就是一个当初父亲出工干活,带饭用的铝饭盒。杨清绝望了,抱着父亲用过的饭盒嚎啕大哭,整整哭了一天。他不想在活下去了,太难了,他绝望了。
  可是脑海里突然出现了妹妹瘦弱的身躯,可爱的笑脸,杨清知道他必须活下去,为了妹妹。杨清擦了擦眼泪,对着“废墟”给爸爸妈妈磕了三个头,大声的告诉父母他会让自己和妹妹活下去的,他保证,希望父母一路走好不要惦记他们。
  回到了李叔家里,妹妹也知道了父母已经不在,正挣扎着要回家,看到妹妹那伤心地样子,杨清在也控制不住,抱着妹妹兄妹俩放声痛哭。
  父母的后事是村里给办的,经过全村人的努力终于把杨清的父母挖了出来,李叔他们没有让杨清兄妹去看父母最后一眼,怕他们受不了。只是在安葬以后兄妹俩在父母的坟头给他们烧了纸磕了头,杨清这次没有哭,他觉得应该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坚强,他还要照顾妹妹,他不会哭了,以后也不会让妹妹哭了,他要让自己心爱的妹妹永远开心。
  其实村子里每家都不富裕,李叔家也很困难,加上他们兄妹俩让李家更加艰难,而且李叔和家人对他们兄妹非常非常好,有好吃的都给兄妹俩。杨清跟妹妹商量不能再这样了,兄妹俩都不能干活白吃白喝心里很不好受,他们想走了,杨清告诉妹妹:“哥哥要饭也养活你。”妹妹杨静什么也没说,只是给了杨清一个坚强而灿烂的笑容。
  他们怕李叔和家人不放心不同意兄妹俩走,就在白天李叔他们都出去干活的时候兄妹俩偷偷地离开了,杨清给李叔留个条,字很少大意是谢谢他和家人照顾他们兄妹这么长时间,今生要是报答不了来生一定报答他们一家和村里人的恩情。
  杨清用自己拿树枝做的“双拐”拄着,后背背着杨静,妹妹很瘦很轻,13岁了还不到50斤,就这样兄妹俩个人用“一条腿”沿路乞讨到了现在的城市。每次去别人家乞讨都是杨清去,怕妹妹被人看不起而心里不舒服就把她放到不远的道边,自己去要饭,然后回来一起跟妹妹吃。后来杨清要饭碰到了一个好心的大妈,看着兄妹俩可怜就想收留他们,杨清和妹妹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只是借了大妈家的小仓库暂住,大妈看着兄妹俩死活不想在她家白吃白喝也就同意了,只不过平时还是没少给兄妹俩送吃的用的。就这样兄妹俩算是在这个城市里有“家”了,白天杨清就到路口的邮局雨搭下乞讨,妹妹在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杨清就用自己和妹妹最最珍贵的东西父亲的铝饭盒当乞讨用具,他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装好心人给的钱才能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虽然他不会说,但是他真的在心里感谢每一个帮助他的人。铝饭盒很干净,每次晚上回家妹妹都会用水细心地擦洗一边又一边,这是父母留个他们兄妹唯一的东西。
  想着妹妹擦饭盒时候认真可爱的脸庞,想着每次早上出门冲他摆手再见喊声“哥,早点回来”的时候,想着每次晚上回家妹妹开心的笑容,杨清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只要妹妹开心幸福就是他最最高兴的事。
  由于杨清不会像别的乞丐一样大声的哀求乞讨,所以他每天要到的钱都很少。甚至有一次还被一个路过的乞丐看到他饭盒里那少的可怜钱而嘲笑。虽然钱少但是他很满足,他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够自己和妹妹每天能吃饱就行了。而且他知道那些给他这个不会“出声”的乞丐钱的都是真正的好心人,杨清会对每一个给他往饭盒里放钱的人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声“谢谢”。
  “叮当”一声轻响打断了杨清的回忆,看着饭盒里孤零零躺着的一个一块钱硬币,杨清无奈的摇摇头,快一上午了只要到这一块钱。杨清知道这是由于下雨的原因,路上都是急急忙忙赶路的行人,没人注意这个沉默的乞丐。杨清又抬头看了看天,雨势没变好像真的永远也停不了似地,由于父母就死在雨天,所以杨清痛恨下雨。快中午了,杨清决定自己吃昨天大妈给的剩馒头,用这一块钱给妹妹买一个昨天看到的一个小朋友吃的面包,听说就一块钱一个,看样子很好吃,妹妹一定喜欢。
  正想着呢突然传来一阵音乐和广播声,由远及近慢慢的传了过来,远远地看到一群年轻人推着一个四轮改装的板车,还有几个人举着一个大大的条幅,远远地看不太清写些什么,不知道这群人是做什么的。慢慢的杨清终于看到了条幅写的东西,也明白这群人是干什么的了。虽然杨清就上过两年学就因为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而辍学了,后来虽然父亲和李叔他们教过他认字可是也认不太多,但是连蒙带猜的他也看明白写的是什么了。原来这是一所大学的学生会组织的,为残疾孤儿募捐活动。看着几个穿着时尚的大学生慢慢的推着放着“捐款”箱的车子过来,杨清愣了一会,他低着头想了一会,又看了看饭盒里那个可怜的一块钱硬币,然后慢慢的站了起来把饭盒里的一块钱硬币拿了出来,小心的盖上了饭盒盒盖,把饭盒放在了自己背着的破挎包里,拄着“双拐”走到了捐款车旁。然后再围观行人目瞪口呆和学生们疑惑的表情中,把那一块钱放在了“捐款”箱里。然后在行人们惊讶和很多学生们鄙夷蔑视的目光中慢慢的转身向家里的方向走去。杨清发誓他第一次在一分钟内看到这么多的表情和眼神,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他们很多人看不起他,也不会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不懂他们想的是什么,他也不想懂,杨清很单纯他只想着明天再给妹妹买那个面包,今天在给妹妹做什么当午饭呢?
  老张是市里退休的老干部,退休之前在政府部门工作。每天早上老张都要起早去公园锻炼,今天下小雨老张觉得空气不错,锻炼完了就想绕远儿去车站附近的包子铺买点老伴儿爱吃的小笼包子,老伴很喜欢那家的包子。谁知道走道半路正好碰上过去的老战友,结果被拉去喝酒聊天,现在刚刚回来正好路过邮局看到了这一幕。老张很惊讶也很疑惑,他实在太好奇了,想问问那个残疾的乞丐为什么捐一块钱,所以老张紧走了两步追上了杨清。
  “小伙子,等一等。”
  杨清回头一看是个老大爷,长的很慈祥也很威严,腰板很直。
  “大爷,您喊我?”
  张大爷笑了一下说:“是啊,想问你点事情,小伙子姓什么?”
  “我姓杨,大爷您想问什么?”
  “呵呵,也没什么,小伙子别多想啊,大爷就是想问问你为什么捐一块钱呢?”
  杨清脸红了,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不过还是实话实说了:“今天下雨路上的好心人少,我上午就要到一块钱。我妹妹也是残疾人,但是我觉得我妹妹还有我这一个哥哥,那些残疾孤儿比我妹妹还可怜,他们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所以我就想把这钱捐给他们,虽然少点但这算是我和妹妹的一点心意吧。”
  顿了顿,杨清又说道:“本来这一块钱我是想中午给妹妹买个面包的,不过我把这钱捐给那些残疾小朋友买面包吃,妹妹一定会非常开心。”杨清想到妹妹的笑容,嘴角不禁也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知道妹妹一定会高兴的,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妹妹。
  老张听完以后愣了,连杨清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老张被震撼了。由于离捐款车近,所以那些学生也听到了,他们也愣了,很多人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老张回头看了看那些穿着时尚衣服的“天之骄子”们,他觉得应该跟他们说点什么。
  “知道吗?其实那些捐款的爱心人士,他们捐的不是钱,而是一份份的爱心,即使是‘一块钱’那也是‘一块钱’的爱心,你们应该对那个年轻和所有往你们捐款箱里捐款的人说声‘谢谢’的。”
  说完,再没有看那群大学生一眼,望着杨清消失的路口陷入了沉思,然后好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头也不回的向着杨清消失的路口快步走去……
  
  
  
  
  文/毛铸

上一篇文章: 醒深 (刘砚)

下一篇文章: 父亲的花海图 (王志民)

网站地图

主办:阜新市人民政府

协办: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