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9.2.15 阜新晚报 记者: 朱琳
人如其名,这个词与李顺顺不挨边。
一方面,顺顺的人生并不顺利——至少起始阶段就是这样;另一方面,顺顺对于命运的安排也不顺从,而是倔强、坚忍、始终如一地拼争。
这个身材瘦弱、肩膀单薄的小姑娘,从3岁起帮忙、5岁起独立照顾妈妈。在多数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年纪反哺病母,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棉袄”。
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命运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此看来,有理由对顺顺的未来满怀期待,置身于生活这所最好的学校里读懂经历这本最好的教材,风雨后的彩虹已在向她奋力招手。或许,短暂的苦,只是为了铺垫长久的甜。
顺心顺意、顺风顺水、一顺百顺、一帆风顺……所有按着父母取名时的愿望应该属于她的,相信顺顺终会拥有。我相信。
好女儿
快开学了,顺顺也更忙了。照顾妈妈董晓红以外,还要每天晚上温习功课,“趁着放假在家,总想抓紧多干一些活儿。”
顺顺是市第二十九中学八年三班学生,14岁的她早当家了,各种活计从不少干。今年春节前夕,又是她独自完成了家中的全面清扫任务,洗净被罩床单,擦出窗明几净。年后,当记者走进她家位于西 山附近的整洁居室这天,她正一边张罗午饭,一边和躺在南屋洒满阳光的床上的妈妈开心谈笑。
节日佳肴还有剩余,以起先无数次切手为代价练就的娴熟刀工备下齐整的白菜块,顺顺说,把它们下进菜锅借味,就又有一顿香喷喷的大烩菜上桌了,“肉里那么多油不浪费,也省着做新菜再用油,而且一样有味道。”不多时,锅边飘出的香气就已扑鼻。盛饭、夹菜料理妈妈吃饭,顺顺也抽空忙活饭菜进肚。
正月初六,连日低温后迎来艳阳高照。撂下碗筷,早从天气预报里获知消息的顺顺,熟练地打开折叠轮椅,帮助妈妈挪身落座,接着为她穿鞋、披衣、搭被。室外,一条坡道直通楼口外,顺顺照例背向 楼门在前,浑身发力抵住轮椅靠背,缓缓退出楼门。借助这种反作用力原理,“就不怕妈妈脸朝前下滑太快跌跤了。”
“什么事儿都是越干越有经验,头几年听人说隔着玻璃晒太阳效果差很多,往后赶上好天儿就出来。”推母亲走在小区里,顺顺讲姥姥,讲笑话,讲学校里的趣事,逗得妈妈咯咯笑。转眼就是一个多小 时,风大了,天冷了,推妈妈进屋前,她不忘把一早晒在楼外晾衣绳上的两床棉被顺道捎回。
到家,她连烧两壶开水,马上给妈妈擦脸、擦手,各3遍,一切驾轻就熟,只用10分钟。“这不麻烦,要是洗头,妈妈躺在床边,我得忙活半个多小时。”递给妈妈一个苹果,顺顺又一头扎进厨房了,她要赶在爸爸回家前做好晚饭,“爸累一天了,往菜里加几块肉,给爸妈补补营养。”
好学生
如今虽熟练地推妈妈晒太阳,顺顺早前也曾有过闪失。那时,她10岁还不到,虽然力气不够,但靠着聪明头脑愣是想出了沿用至今的好办法,“只可惜有一天没控制好方向,轮椅蹭到楼口里的供暖管道上,我俩一下子都往后倒。”瞬间,妈妈加上轮椅七八十公斤的分量压在顺顺身上,轮椅扶手还砸中了她的右眼框,顾不得自己,她急火火地问:“妈,我没事儿,你疼吗?”妈妈没有答话,抱住顺顺哭了许久。
掌握任何技艺,学习与实践都是不二路径。学习如何照顾母亲,顺顺几乎从懂事那天就开始了。“两岁多吧,发现我的妈妈和别人妈妈不一样,不能出门、不做家务、不陪我玩,所有事情都要靠爸爸、姥姥帮着做……”不久,顺顺知道了妈妈和自家的好多往事。在她来到世上的前5年,妈妈意外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坐姿身体不稳,只能常年卧床休养;爸爸毅然走入妈妈的生活,这才有了顺顺这个“小棉袄”。
受到手术影响,妈妈的右侧手臂时常浮肿,顺顺就不停为她按摩;蹬三轮车为业的父亲,有时会为挣不来钱而苦恼,顺顺就拽他衣角,摸他脸,想办法逗他开心 ……“这些是后来听姥姥说的,我还太小。”顺顺记忆深刻的是,她是怎样不停观察爸爸、姥姥“偷艺”的,先是为妈妈按摩、 翻身、消毒、换药、换尿布,接着是烧水、做饭、拖地、晒被、洗衣服……终于,顺顺把与家有截瘫病人有关或无关的一切活计,从一窍不通练就到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
考虑到顺顺的家庭负担较重,升入初中后,当时的班主任并未给她安排在校的值日劳动。不过,大大出乎从教多年老教师意料的是,顺顺并不领情,主动找到她表示必须要和同学一样,令老师十分感 动。顺顺热爱劳动,更热爱学习。课堂上,她像生活中一样勤于动脑,同时认真听讲、不耻下问,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及年组前茅。
好少年
推妈妈晒太阳的路上,顺顺还有一项额外任务。她会留意四周,把有价值的纸壳、塑料瓶等捡回来,攒多了卖掉贴补家用。
大概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记录孩子成长足迹的珍贵相册,顺顺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属于她的这本相册与众不同:3岁,抱着暖壶给妈妈倒水;5岁,涨着通红小脸给妈妈翻身;7岁,从身后捂住洗完头盖着毛巾的妈妈的双眼,母女俩笑得前仰后合……一张张昔年旧照记录下太多,但仍不是全部。
比如,在家里,她夏季推妈妈逛夜市,无论妈妈问起什么好吃、好玩的,她一概拒绝,每次都是空手而归;尽管很少买新衣,她还是会把穿小的衣服洗净、叠好,捐给需要它们的小朋友;妈妈的残疾朋友任艳霞来家做客,眼见因患严重类风湿全身瘫痪的阿姨吃饭特别费力,她赶忙拿来匙子一口口喂饭……在学校,她既会为同学反复讲解难题,也会在同学有需要时递上一张纸巾、一杯热水……
相较于镜头里,镜头外的顺顺更加真实、更多付出。支配她一切行动的基础,则是她的思想。命运对她和这个家庭——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的考验一直在继续,截瘫的妈妈先是患上了乳腺癌,后又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以各种零工为业的父亲则饱尝求索谋生的艰辛。“我只有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利用早晚和休息日的所有空余时间照顾妈妈、完成家务,才能最大程度分担全家的压力,好让妈妈感到幸福一些,让爸爸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外出工作,也尽早还上欠下的外债。”对这个家庭而言,顺顺既是顶梁柱,也是开心果,还是黏合剂——有她才有家。
从学校的“孝敬之星”到“最美海州人”,再到“阜新好人·最美少年”、省优秀少先队员、省道德小模范,直到去年获评全省百名“最美孝心少年”,并跻身前30位上报参与全国评选。近些年,顺顺收获许多荣誉,也得到不少帮助。她说,她会发奋学习,等有了能力,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