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特殊儿童开启一扇窗——记市爱心启智园副园长、教师李静的家风故事

2018-06-20 12:00    来源:

[字体: ] 打印
  摘自:2018.6.20 阜新晚报 记者: 王颖丽


  特教老师与普通老师不同,需要拥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爱心耐心,但也正是他们无私无悔的付出,为特殊儿童开启了一扇窗。今年 52岁的李静就是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特教老师。
  李静毕业于幼师专业,1997年下岗后,与婆婆一起开了一家幼儿园。在教学中,她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班上一个名叫小豆豆的孩子,一到午睡时间就吵着让李静给她讲《小花伞》和《拇指姑娘》的故事,李静就不厌其烦地讲。在平日教学中,李静注重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在带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时,她看见花草就会教孩子们识别,看见一些车辆就给孩子们讲相关原理,回到教室后再让孩子们复述一遍。就这样,经营了5年幼儿园的她,面对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她不得不关掉幼儿园随丈夫一起到他乡。
  不幸的是,2004年,丈夫在工作中出了意外突然去世。想想正在上初二的女儿,李静咬咬牙:“生活还得继续,我要供养女儿上学!”2005年9月,李静的妹妹李颖辞职了,因为她有一个脑瘫女儿,需要全身心的教育和陪伴。于是李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一家启智园,既让自己的女儿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帮助更多的类似家庭渡过难关。
  妹妹的想法得到了姐姐的大力支持,俩人一起创业经营启智园。为了能跟这些特殊的孩子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李静经常到外地接受培训,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平日里还会给园里的其他教师做培训。
  在园中,家长们最信赖的老师便是李静。大家都说,李静在教学上有方法,在照顾孩子生活上有耐心。男孩伊伊5岁就来到了市爱心启智园,平日里怎么启发也不说话。李静就跟老师们说:“我们就用熏陶的方式打开伊伊的心扉!”此后,了解伊伊爱荡秋千,李静就边唱歌边带着伊伊荡秋千。其他老师也会在上课时,让他坐到离老师最近的地方。大概半年后的一天,小伊伊突然说话了,还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2016年,眼看着自己陪伴多年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李静和妹妹商量,应该成立技能培训机构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于是他们成立了阳光家园,李静担任园长。阳光家园的孩子多为启智园中长大的孩子和社会上慕名而来的特殊孩子,他们中最小的16岁,最大的已是41岁,其中很多通过学习和培训已经掌握了一定技能。
  对特殊儿童的关爱源于李静的善良品质,而这一可贵品质离不开母亲榜样的力量。李静的母亲今年已经72岁,身体健朗、热爱运动,曾跟伙伴们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骑行到大连市。平日里,李静的母亲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谁家有活需要帮忙,她会二话不说第一个前往。刘阿姨是李静母亲多年的好朋友,常年腿疼行动不便。李静的母亲经常帮她寻医问药,让自己的女儿开车拉着刘阿姨去看病。
  李静善良的品质也传递给了自己的女儿。在其女儿小的时候,李静经常要带班上的孩子回家照看,对此女儿毫无反感 ,还耐心地带着这些孩子玩。女儿大学毕业后,到启智园做老师,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几乎都花在了孩子们的身上。如今,李静的女儿已在国外定居,但只要放假回来,总要来园里帮忙。
网站地图

主办:阜新市人民政府

协办: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阜新市残疾人联合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