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8.6.6 阜新晚报 记者: 王颖丽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退休教师李颖的家就是这样一个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家庭。
今年76岁的李颖和丈夫王乃恒都曾是一名人民教师,工作中,他们治学严谨、辛勤耕耘;生活中,她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拥有3个可爱的儿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儿子王晓兵一周岁时突然得了小儿麻痹症。“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寸劲儿的事,晓兵原本应该到医 院服用小儿麻痹症疫苗时,正赶上出湿疹用药,为此,往后推迟了服疫苗的时间,而恰恰这个时间段儿子得了小儿麻痹症!”李颖哽咽着说。
伤心愧疚之余,李颖和丈夫选择了坚强面对。丈夫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前面驮着儿子,后面驮着李颖和女儿奔走于全市的各大医院,寻医问药。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的病情慢慢好转,只是右脚行动不便。虽然儿子注定与普通孩子不一样了,但李颖却时时鼓励儿子要自强和自信。王晓兵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左腿十分灵活,喜欢登高爬梯,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的母亲一定会劝孩子不要淘气,注意危险,但李颖却支持儿子多运动强身健体。正 是母亲的大力支持,王晓兵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小学四年级时就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了跳高项目的第一名。成年后,王晓兵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不仅在单位和省里组织的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还连续参加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坐式排球比赛中获得过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么多年,我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呵护和支持!”今年50岁的王晓兵说。在家中,王晓兵和大姐的关系最好。当初王晓兵患病时,大姐刚刚3周岁,她目睹了弟弟遭受的一切苦痛,所以,一直暗下决心要竭尽所能帮助弟弟快乐生活。上小学时,王晓兵的班里总会有调皮的男孩子欺负他,口才颇好的大姐就会挺身而出,找这些男孩子谈 心,让他们不要欺负弟弟。
王晓兵成家后仍和父母一起居住。王晓兵的妻子娘家是外地的,身为婆婆的李颖就把这个儿媳妇视如己出,百般疼爱。小两口拌嘴的时候,她必定会为儿媳妇“撑腰”。遇到儿媳妇要回家探亲时,李颖就会和两个女儿一起采购大量用品,让儿媳妇带给娘家人。儿媳妇的妹妹和妹夫平日工作繁忙,无暇陪伴孩子成长。儿媳妇试探着跟李颖说出了想将外甥接到家里住,陪伴他学习的想法。听后,李颖立马一口答应,不但每天帮着辅导孩子学习,还会做各种可口的饭菜给孩子补身体。
俗语常说“隔辈亲”,对于孙女、外孙子,李颖和丈夫更是疼爱有加。孩子们小时候经常要学特长班,李颖就骑着自行车风雨不误地送他们去学英语、书法、钢琴、手风琴、游泳。如今,对于这几门学科,李颖可谓样样精通。
李颖和丈夫对子孙的疼爱,无形中对孩子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平日里,儿女们对两位老人十分孝敬,家里缺啥少啥,儿子儿媳全包,二老有个头疼脑热,两个女儿常常探望。2015年,李颖的丈夫王乃恒得了脑出血,从此行动不便。住院期间,儿女们轮流陪伴。出院后,儿媳和两个女儿每天给他做营养丰富的饭菜,儿子每周带他去洗澡。王乃恒经常感慨不已地说:“纵有灵丹妙药,不如妻贤子孝!”
左邻右舍在与李颖聊天时总会羡慕地问她:“你们家怎么相处得这么融洽啊,有什么秘诀吗?”每当这时,李颖总会笑着说:“其实秘诀很简单,凡事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问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