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2018.3.23 阜新晚报 网友 爱心传递
前一段时间,作为阜新商盟慈善爱心助学团队的志愿者,我参加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扶贫活动,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一户贫困残疾家庭的救助。刚开始,是通过站前街道站东社区工作人员,得知77岁的老人杨明歧和其妻刘玉珍的家庭情况的。因为老两口身体不好,因病致贫,他们一直靠低保生活。通过志愿者多次入户详细了解情况,确定其为长期帮扶结对的贫困户,同时确定了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团队的志愿者自发组织,每周日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唠嗑,并为老人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农历的正月二十五,是我们中国传 统节日“天仓”,志愿者陪老人一起过节;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志愿者又去老人的家里,为他们包饺子,让老人过节不孤单。每一次去老人家,老人都对志愿者连连道谢,称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温暖,志愿者是他们的“贴心人”;而对老人付出关爱的志愿者,也觉得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我觉得,这样以志愿者团队“一对一”精准帮扶贫困户,并了解、跟踪回访帮扶对象的方式很好,不仅使志愿者的爱心有的放矢,也确保了帮扶效果。